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预制桥梁拱箱及其组装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新型预制桥梁拱箱及其组装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预制桥梁拱箱及其组装方法,该技术适用于新型拱圈的预制生产,操作简单、质量可靠、组装速度快,能极大地推动桥梁建设工业化,通过使用预制腹板、连接钢板、外侧预留钢筋、螺栓、角钢、连接钢板、横隔板、内侧预留钢等,实现预制拱圈的快速连接,首先预制生产预制腹板、横隔板;然后起吊预制腹板和横隔板至设计位置,将连接钢板与角钢采用螺栓连接,将相对两腹板之间的外侧预留钢筋进行焊接;最后支设所有连接节点模板,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安徽;34
申请人: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国辉;季学武;吕雨
专利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9-0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0855215.X
公开号: CN108797313A
代理机构: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代理人: 陈向敏
分类号: E01D19/00(2006.01)I;E01D6/00(2006.01)I;E01D21/00(2006.01)I;E;E01;E01D;E01D19;E01D6;E01D21;E01D19/00;E01D6/00;E01D21/00
申请人地址: 243061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雨山东路88号
主权项: 1.一种新型预制桥梁拱箱组装方法,包括第一预制腹板(1)、第二预制腹板(2)、第一连接钢板(3)、第二连接钢板(4)、第一外侧预留钢筋(5)、第二外侧预留钢筋(6)、第三外侧预留钢筋(7)、第四外侧预留钢筋(8)、第一螺栓(9)、第二螺栓(10)、第一角钢(11)、第二角钢(12)、第一预制腹板(13)、第二预制腹板(14)、第三连接钢板(15)、第四连接钢板(16)、第五外侧预留钢筋(17)、第六外侧预留钢筋(18)、横隔板(19)、第七外侧预留钢筋(20)、第八外侧预留钢筋(21)、第一内侧预留钢筋(22)、第二内侧预留钢筋(23)、第三内侧预留钢筋(24)、第四内侧预留钢筋(2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腹板(1)、第二预制腹板(2)、第一预制腹板(13)、第二预制腹板(14)均为型钢混凝土板,其内分别埋置有第一连接钢板(3)、第二连接钢板(4)、第三连接钢板(15)、第四连接钢板(16),前述连接钢板埋置部分表面焊接销钉;所述第一连接钢板(3)、第三连接钢板(15)均与第一角钢(11)采用第一螺栓(9)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钢板(4)、第四连接钢板(16)均与第二角钢(12)采用第二螺栓(10)连接;所述第一角钢(11)、第二角钢(12)均埋置于横隔板(19)内,第一角钢(11)、第二角钢(12)埋置部分表面焊接销钉;所述横隔板(19)为型钢混凝土板;所述第一预制腹板(1)、第二预制腹板(2)、第一预制腹板(13)、第二预制腹板(14)的两端分别预留有第一外侧预留钢筋(5)、第三外侧预留钢筋(7)、第三内侧预留钢筋(24)、第二外侧预留钢筋(6)、第四外侧预留钢筋(8)、第四内侧预留钢筋(25)、第五外侧预留钢筋(17)、第七外侧预留钢筋(20)、第一内侧预留钢筋(22)、第六外侧预留钢筋(18)、第八外侧预留钢筋(21)、第二内侧预留钢筋(23),所有相对位置外侧钢筋之间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第一预制腹板(1)、第二预制腹板(2)、第一预制腹板(13)、第二预制腹板(14)与横隔板(19)相连接的部位,通过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