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新式的道路桥梁绿化带专用多功能防护栏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桥梁设施,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式的道路桥梁绿化带专用多功能防护栏,包括防护栏支撑架、防护栏连接件、活动梯子,本装置对于交通意外的发生,具有更好的防护效果,装置可以调整间距,适应不同的绿化带,提高了二次使用的使用率,装置还设置有踩踏区域,便于园林工人进行工作。防护栏支撑架与防护栏连接件固定接触连接,防护栏支撑架与活动梯子活动接触连接。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福建;35 |
申请人: |
汤程凯 |
发明人: |
汤程凯 |
专利状态: |
有效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0575394.1 |
公开号: |
CN108797335A |
分类号: |
E01D19/10(2006.01)I;E01F15/10(2006.01)I;E06C9/08(2006.01)I;E;E01;E06;E01D;E01F;E06C;E01D19;E01F15;E06C9;E01D19/10;E01F15/10;E06C9/08 |
申请人地址: |
350011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岳峰镇岳峰村台西50号 |
主权项: |
1.一种新式的道路桥梁绿化带专用多功能防护栏,包括防护栏支撑架(1)、防护栏连接件(2)、活动梯子(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栏支撑架(1)包括支撑架固定底座(1‑1)、支撑架体(1‑2)、凹形连接件(1‑3)、主体横梁(1‑4),支撑架固定底座(1‑1)与支撑架体(1‑2)通过H形卡位件(1‑1‑4)固定接触连接,支撑架体(1‑2)与凹形连接件(1‑3)固定接触连接,支撑架体(1‑2)与主体横梁(1‑4)通过增长杆(1‑2‑7)活动接触连接;支撑架固定底座(1‑1)包括H形凹槽(1‑1‑1)、小型支撑弹簧(1‑1‑2)、控制把手(1‑1‑3)、H形卡位件(1‑1‑4)、条形固定盖(1‑1‑5),支撑架固定底座(1‑1)上设置有H形凹槽(1‑1‑1),H形凹槽(1‑1‑1)内放置有小型支撑弹簧(1‑1‑2),小型支撑弹簧(1‑1‑2)与H形卡位件(1‑1‑4)固定接触连接,H形卡位件(1‑1‑4)与H形凹槽(1‑1‑1)相适应,条形固定盖(1‑1‑5)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支撑架固定底座(1‑1)上,H形卡位件(1‑1‑4)与条形固定盖(1‑1‑5)通过通孔相适应,H形卡位件(1‑1‑4)与支撑架体(1‑2)的底端通过凹槽相适应,控制把手(1‑1‑3)与H形卡位件(1‑1‑4)通过螺纹相啮合,控制把手(1‑1‑3)与支撑架固定底座(1‑1)通过通孔相适应;条形固定盖(1‑1‑5)上设置有方形通孔(1‑1‑5‑1),方形通孔(1‑1‑5‑1)的个数有两个,方形通孔(1‑1‑5‑1)与H形卡位件(1‑1‑4)相适应;支撑架体(1‑2)包括支撑主体(1‑2‑1)、顶端固定盖(1‑2‑2)、T形固定件(1‑2‑3)、双面支撑弹簧(1‑2‑4)、控制长杆(1‑2‑5)、U形通孔(1‑2‑6)、增长杆(1‑2‑7)、活动拉杆(1‑2‑8)、卡位横杆(1‑2‑9)、卡位凹槽(1‑2‑10)、脚踏板主体(1‑2‑11),支撑主体(1‑2‑1)与脚踏板主体(1‑2‑11)通过凹槽相适应,脚踏板主体(1‑2‑11)上设置有U形通孔(1‑2‑6),T形固定件(1‑2‑3)与U形通孔(1‑2‑6)相适应,T形固定件(1‑2‑3)的个数有两个,两个T形固定件(1‑2‑3)中间为双面支撑弹簧(1‑2‑4),双面支撑弹簧(1‑2‑4)与T形固定件(1‑2‑3)固定接触连接,控制长杆(1‑2‑5)与U形通孔(1‑2‑6)相适应,控制长杆(1‑2‑5)与T形固定件(1‑2‑3)通过螺纹相啮合,顶端固定盖(1‑2‑2)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脚踏板主体(1‑2‑11)上,T形固定件(1‑2‑3)与支撑主体(1‑2‑1)通过凹槽相适应,增长杆(1‑2‑7)与支撑主体(1‑2‑1)通过凹槽相适应,增长杆(1‑2‑7)与主体横梁(1‑4)通过螺纹相啮合,卡位横杆(1‑2‑9)与增长杆(1‑2‑7)通过凹槽相适应,支撑主体(1‑2‑1)上设置有卡位凹槽(1‑2‑10),卡位横杆(1‑2‑9)与卡位凹槽(1‑2‑10)相适应,活动拉杆(1‑2‑8)与卡位横杆(1‑2‑9)通过螺纹相啮合,活动拉杆(1‑2‑8)与支撑主体(1‑2‑1)通过通孔相适应;增长杆(1‑2‑7)上设置有卡位横杆凹槽(1‑2‑7‑1),卡位横杆凹槽(1‑2‑7‑1)与卡位横杆(1‑2‑9)相适应;主体横梁(1‑4)上设置有异形通孔(1‑4‑1),活动梯子(3)与异形通孔(1‑4‑1)相适应;防护栏连接件(2)包括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2),凹形连接件(1‑3)与第一连接杆(2‑1)通过紧固螺钉固定接触连接,第一连接杆(2‑1)与第二连接杆(2‑2)通过紧固螺栓固定接触连接;活动梯子(3)包括梯子横梁一(3‑1)、脚踏横杆(3‑2)、滚轮装置(3‑3)、梯子横梁二(3‑4),梯子横梁一(3‑1)与滚轮装置(3‑3)固定接触连接,梯子横梁一(3‑1)与滚轮装置(3‑3)与主体横梁(1‑4)活动接触连接,梯子横梁一(3‑1)与脚踏横杆(3‑2)固定接触连接,梯子横梁二(3‑4)与脚踏横杆(3‑2)固定接触连接,梯子横梁二(3‑4)与滚轮装置(3‑3)固定接触连接,梯子横梁二(3‑4)与主体横梁(1‑4)活动接触连接;梯子横梁一(3‑1)包括内部固定盖(3‑1‑1)、凸起中心轴(3‑1‑2)、支撑弹簧一(3‑1‑3)、条形凹槽(3‑1‑4)、条形轨道槽(3‑1‑5)、方形凹槽(3‑1‑6),梯子横梁一(3‑1)上设置有条形凹槽(3‑1‑4),条形凹槽(3‑1‑4)内放置有支撑弹簧一(3‑1‑3),支撑弹簧一(3‑1‑3)与凸起中心轴(3‑1‑2)固定接触连接,凸起中心轴(3‑1‑2)与内部固定盖(3‑1‑1)通孔通孔相适应,内部固定盖(3‑1‑1)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梯子横梁一(3‑1)上,梯子横梁一(3‑1)上设置有方形凹槽(3‑1‑6),方形凹槽(3‑1‑6)与T形定位件(3‑2‑4)相适应;脚踏横杆(3‑2)包括圆形凹槽(3‑2‑1)、支撑弹簧二(3‑2‑2)、控制开关(3‑2‑3)、T形定位件(3‑2‑4)、隐藏固定盖(3‑2‑5),脚踏横杆(3‑2)上设置有圆形凹槽(3‑2‑1),圆形凹槽(3‑2‑1)与支撑弹簧二(3‑2‑2)相适应,支撑弹簧二(3‑2‑2)与T形定位件(3‑2‑4)固定接触连接,T形定位件(3‑2‑4)与隐藏固定盖(3‑2‑5)通过通孔相适应,T形定位件(3‑2‑4)与梯子横梁一(3‑1)通过凹槽相适应,隐藏固定盖(3‑2‑5)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脚踏横杆(3‑2)上,控制开关(3‑2‑3)与T形定位件(3‑2‑4)通过螺纹相啮合,控制开关(3‑2‑3)与脚踏横杆(3‑2)通过通孔相适应;隐藏固定盖(3‑2‑5)上设置有圆形通孔(3‑2‑5‑1),圆形通孔(3‑2‑5‑1)与T形定位件(3‑2‑4)相适应;滚轮装置(3‑3)包括滚轮固定盖(3‑3‑1)、方形环固定件(3‑3‑2)、滚轮(3‑3‑3)、中轴螺栓(3‑3‑4),方形环固定件(3‑3‑2)与条形轨道槽(3‑1‑5)相适应,滚轮(3‑3‑3)位于方形环固定件(3‑3‑2)的中间,中轴螺栓(3‑3‑4)将方形环固定件(3‑3‑2)和滚轮(3‑3‑3)相连接,滚轮固定盖(3‑3‑1)与方形环固定件(3‑3‑2)接触连接,滚轮固定盖(3‑3‑1)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梯子横梁一(3‑1)上;梯子横梁二(3‑4)包括横梁二框架(3‑4‑1)、位置固定件(3‑4‑2)、活动开关杆(3‑4‑3)、顶端盖(3‑4‑4)、强力支撑弹簧(3‑4‑5),位置固定件(3‑4‑2)与横梁二框架(3‑4‑1)通过凹槽相适应,强力支撑弹簧(3‑4‑5)与位置固定件(3‑4‑2)固定接触连接,活动开关杆(3‑4‑3)与位置固定件(3‑4‑2)通过螺纹相啮合,顶端盖(3‑4‑4)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横梁二框架(3‑4‑1)上,位置固定件(3‑4‑2)与梯子横梁一(3‑1)通过凹槽相适应;防护栏支撑架(1)与防护栏连接件(2)固定接触连接,防护栏支撑架(1)与活动梯子(3)活动接触连接。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