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新式的道路桥梁用多功能运输手推车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桥梁施工工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式的道路桥梁用多功能运输手推车,包括手推车侧板、手推车把手、L形固定框架、支撑底脚、车轮、折叠前板、中间主板,本装置具有普通的手推车,平板车以及高杆手推车,可根据不同的材料更改形态,装置的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手推车侧板与中间主板活动接触连接,中间主板与L形固定框架通过紧固螺钉固定接触连接,折叠前板与中间主板活动接触连接,手推车把手与L形固定框架固定接触连接,L形固定框架与支撑底脚固定接触连接,L形固定框架与车轮固定接触连接。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福建;35 |
申请人: |
刘桂明 |
发明人: |
刘桂明 |
专利状态: |
有效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0494449.6 |
公开号: |
CN108749865A |
分类号: |
B62B1/20(2006.01)I;B62B5/00(2006.01)I;B;B62;B62B;B62B1;B62B5;B62B1/20;B62B5/00 |
申请人地址: |
350011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福新路茶会解困小区2幢808室 |
主权项: |
1.一种新式的道路桥梁用多功能运输手推车,包括手推车侧板(1)、手推车把手(2)、L形固定框架(3)、支撑底脚(4)、车轮(5)、折叠前板(6)、中间主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推车侧板(1)包括控制开关拉杆(1‑1)、方形卡位件(1‑2)、异形凹槽(1‑3)、支撑弹簧一(1‑4)、固定顶盖(1‑5),手推车侧板(1)上设置有异形凹槽(1‑3),异形凹槽(1‑3)与支撑弹簧一(1‑4)相适应,方形卡位件(1‑2)与异形凹槽(1‑3)相适应,控制开关拉杆(1‑1)与方形卡位件(1‑2)通过螺纹相啮合,控制开关拉杆(1‑1)与固定顶盖(1‑5)通过通孔相适应,方形卡位件(1‑2)与中间主板(7)通过凹槽相适应,手推车侧板(1)与中间主板(7)活动接触连接;固定顶盖(1‑5)上设置有椭圆形通孔一(1‑5‑1),椭圆形通孔一(1‑5‑1)与控制开关拉杆(1‑1)相适应;手推车把手(2)包括底部固定件(2‑1)、把手主体(2‑2)、缓冲胶垫(2‑3),底部固定件(2‑1)与L形固定框架(3)固定接触连接,底部固定件(2‑1)与把手主体(2‑2)活动接触连接,把手主体(2‑2)与缓冲胶垫(2‑3)固定接触连接;底部固定件(2‑1)包括固定件主体(2‑1‑1)、紧固螺栓(2‑1‑2)、方形凹槽(2‑1‑3),固定件主体(2‑1‑1)与把手主体(2‑2)通过紧固螺栓(2‑1‑2)固定活动接触连接,底部固定件(2‑1)上设置有方形凹槽(2‑1‑3),方形凹槽(2‑1‑3)与把手主体(2‑2)相适应;把手主体(2‑2)包括把手杆(2‑2‑1)、支撑弹簧二(2‑2‑2)、圆形凹槽(2‑2‑3)、U形卡位件(2‑2‑4)、调位拉杆(2‑2‑5)、连接转动件(2‑2‑6),把手杆(2‑2‑1)上设置有圆形凹槽(2‑2‑3),圆形凹槽(2‑2‑3)与支撑弹簧二(2‑2‑2)相适应,支撑弹簧二(2‑2‑2)与U形卡位件(2‑2‑4)固定接触连接,U形卡位件(2‑2‑4)与圆形凹槽(2‑2‑3)相适应,U形卡位件(2‑2‑4)与连接转动件(2‑2‑6)通过通孔相适应,U形卡位件(2‑2‑4)与方形凹槽(2‑1‑3)相适应,调位拉杆(2‑2‑5)与U形卡位件(2‑2‑4)通过螺纹相啮合,调位拉杆(2‑2‑5)与把手杆(2‑2‑1)通过通孔相适应,连接转动件(2‑2‑6)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把手杆(2‑2‑1)上,连接转动件(2‑2‑6)与固定件主体(2‑1‑1)通过紧固螺栓(2‑1‑2)活动接触连接;连接转动件(2‑2‑6)包括方形通孔(2‑2‑6‑1),方形通孔(2‑2‑6‑1)与U形卡位件(2‑2‑4)相适应;L形固定框架(3)包括固定框架主体(3‑1)、可移动侧支撑板(3‑2),固定框架主体(3‑1)与可移动侧支撑板(3‑2)活动接触连接;固定框架主体(3‑1)上设置有卡位凹槽(3‑1‑1),卡位凹槽(3‑1‑1)与T形卡位件(3‑2‑3)相适应;可移动侧支撑板(3‑2)包括支撑弹簧三(3‑2‑1)、异形通孔一(3‑2‑2)、T形卡位件(3‑2‑3)、控制杆一(3‑2‑4)、顶端固定盖(3‑2‑5),可移动侧支撑板(3‑2)上设置有异形通孔一(3‑2‑2),异形通孔一(3‑2‑2)与支撑弹簧三(3‑2‑1)相适应,T形卡位件(3‑2‑3)的个数有两个,分别与支撑弹簧三(3‑2‑1)的两端固定接触连接,T形卡位件(3‑2‑3)与异形通孔一(3‑2‑2)相适应,T形卡位件(3‑2‑3)与控制杆一(3‑2‑4)通过螺纹相啮合,控制杆一(3‑2‑4)与可移动侧支撑板(3‑2)通过通孔相适应,顶端固定盖(3‑2‑5)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可移动侧支撑板(3‑2)上;支撑底脚(4)包括固定件(4‑1)、转动底脚(4‑2)、中轴紧固螺栓(4‑3),固定件(4‑1)与L形固定框架(3)固定接触连接,中轴紧固螺栓(4‑3)将固定件(4‑1)与转动底脚(4‑2)活动接触连接;转动底脚(4‑2)包括第一控制杆(4‑2‑1)、第二控制杆(4‑2‑2)、T形定位件(4‑2‑3)、异形通孔二(4‑2‑4)、异形固定盖(4‑2‑5)、强力弹簧一(4‑2‑6),T形定位件(4‑2‑3)与异形通孔二(4‑2‑4)相适应,强力弹簧一(4‑2‑6)与T形定位件(4‑2‑3)固定接触连接,第二控制杆(4‑2‑2)与T形定位件(4‑2‑3)通过螺纹相啮合,第一控制杆(4‑2‑1)、第二控制杆(4‑2‑2)通过螺纹相啮合,T形定位件(4‑2‑3)与异形固定盖(4‑2‑5)通过通孔相适应,异形固定盖(4‑2‑5)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转动底脚(4‑2)上,T形定位件(4‑2‑3)与固定件(4‑1)通过凹槽相适应;车轮(5)包括车轮固定件(5‑1)、滚轮(5‑2)、中轴螺钉(5‑3)、连接移动件(5‑4),车轮固定件(5‑1)与连接移动件(5‑4)通过凹槽活动接触连接,滚轮(5‑2)通过中轴螺钉(5‑3)固定在连接移动件(5‑4)上,滚轮(5‑2)与连接移动件(5‑4)活动接触连接;车轮固定件(5‑1)包括定位件(5‑1‑1)、强力弹簧二(5‑1‑2)、柱形凹槽(5‑1‑3)、外侧固定盖(5‑1‑4)、圆环拉手(5‑1‑5)、移动轨道凹槽(5‑1‑6),车轮固定件(5‑1)上设置有柱形凹槽(5‑1‑3),柱形凹槽(5‑1‑3)与定位件(5‑1‑1)相适应,圆环拉手(5‑1‑5)与定位件(5‑1‑1)通过螺纹相啮合,强力弹簧二(5‑1‑2)与定位件(5‑1‑1)固定接触连接,强力弹簧二(5‑1‑2)套在圆环拉手(5‑1‑5)的外面,圆环拉手(5‑1‑5)与外侧固定盖(5‑1‑4)通过通孔相适应,外侧固定盖(5‑1‑4)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车轮固定件(5‑1)上,车轮固定件(5‑1)上设置有移动轨道凹槽(5‑1‑6),移动轨道凹槽(5‑1‑6)与连接移动件(5‑4)相适应;外侧固定盖(5‑1‑4)上设置有通孔(5‑1‑4‑1),通孔(5‑1‑4‑1)与圆环拉手(5‑1‑5)相适应;折叠前板(6)包括第一折叠板(6‑1)、第二折叠板(6‑2),第一折叠板(6‑1)与第二折叠板(6‑2)活动接触连接,第一折叠板(6‑1)与中间主板(7)活动接触连接;第一折叠板(6‑1)包括条形固定盖(6‑1‑1)、条形凹槽(6‑1‑2)、强力弹簧三(6‑1‑3)、控制杆二(6‑1‑4)、凸起定位件(6‑1‑5)、顶端盖(6‑1‑6)、控制杆三(6‑1‑7)、凸起卡位件(6‑1‑8)、弹簧(6‑1‑9)、凹槽(6‑1‑10),第一折叠板(6‑1)上设置有条形凹槽(6‑1‑2),条形凹槽(6‑1‑2)与强力弹簧三(6‑1‑3)相适应,凸起定位件(6‑1‑5)与条形凹槽(6‑1‑2)相适应,强力弹簧三(6‑1‑3)与凸起定位件(6‑1‑5)固定接触连接,控制杆二(6‑1‑4)与凸起定位件(6‑1‑5)通过螺纹相啮合,控制杆二(6‑1‑4)与条形固定盖(6‑1‑1)通过通孔相适应,条形固定盖(6‑1‑1)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第一折叠板(6‑1)上,凸起定位件(6‑1‑5)与第二折叠板(6‑2)通过凹槽相适应,第一折叠板(6‑1)上设置有凹槽(6‑1‑10),凹槽(6‑1‑10)与弹簧(6‑1‑9)和凸起卡位件(6‑1‑8)相适应,控制杆三(6‑1‑7)与凸起卡位件(6‑1‑8)通过螺纹相啮合,顶端盖(6‑1‑6)与第一折叠板(6‑1)通过紧固螺钉固定接触连接,凸起卡位件(6‑1‑8)与中间主板(7)通过凹槽相适应;第二折叠板(6‑2)上设置有定位凹槽(6‑2‑1),定位凹槽(6‑2‑1)与凸起定位件(6‑1‑5)相适应;中间主板(7)上设置有椭圆形通孔二(7‑1),椭圆形通孔二(7‑1)与控制杆一(3‑2‑4)相适应;手推车侧板(1)与中间主板(7)活动接触连接,中间主板(7)与L形固定框架(3)通过紧固螺钉固定接触连接,折叠前板(6)与中间主板(7)活动接触连接,手推车把手(2)与L形固定框架(3)固定接触连接,L形固定框架(3)与支撑底脚(4)固定接触连接,L形固定框架(3)与车轮(5)固定接触连接。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