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适用于长大纵坡桥面的修补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适用于长大纵坡桥面的修补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长大纵坡桥面的修补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施工步骤:a、对已发生破损的桥面的铺装层进行探伤,以方形划定待修补区域,并测量所划定待修补区域的长度a、宽度b;b、制作预制上层,预制上层的长度、宽度值分别预留施工余量e,e≤0.6cm,c、制作预制下层,预制下层的长度、宽度值分别预留施工余量e,e≤0.6cm,d、采用切割工具清除待修补区域范围内铺装层的混凝土,直至露出桥面板,在桥面板上固定布设与预制下层的定位孔相对应的定位柱,然后在桥面板表面涂布环氧树脂粘结层,并同时在待修补区域与原路面之间接缝界面上涂布高弹界面剂;本发明桥面修复后的抗剪强度明显提高,整个施工工期短,桥面修复效果好。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安徽;34
申请人: 安徽建筑大学
发明人: 王芳;张乐;汪玉配;笪艺;邵昀琦;范巧;冯福灶;朱鑫;郝英奇
专利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9-0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11056920.X
公开号: CN108797397A
代理机构: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刘跃
分类号: E01D22/00(2006.01)I;E01D19/08(2006.01)I;E01C7/18(2006.01)I;E;E01;E01D;E01C;E01D22;E01D19;E01C7;E01D22/00;E01D19/08;E01C7/18
申请人地址: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紫云路292号
主权项: 1.一种适用于长大纵坡桥面的修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施工步骤:a、对已发生破损的桥面的铺装层进行探伤,以方形划定待修补区域,并测量所划定待修补区域的长度a、宽度b;b、制作预制上层,预制上层的长度、宽度值分别预留施工余量e,e≤0.6cm,预制上层的具体制作方法如下:1)、制作坯料,将改性沥青混合料在120‑160℃的条件下,预热3‑5h备用,在成型模具底面涂刷防粘试剂后,将预热后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倒入成型模具进行第一遍压实,压实密度为2200‑2500kg/m3,在压实后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上表面铺设玻璃纤维格栅,再倒入改性沥青混合料,至少压实两遍,然后养护20‑24小时,制得预制上层的坯料;2)、粘结富油层,富油层采用改性沥青制成,依据改性沥青的密度和待修补区域的面积、深度得出富油层所需改性沥青的质量,然后将改性沥青加热融化,并注入到成型模具内预制上层的坯料下表面,冷却后形成带有富油层的预制上层;c、制作预制下层,预制下层的长度、宽度值分别预留施工余量e,e≤0.6cm,预制下层的具体制作方法如下:1)、将改性沥青混合料在120‑160℃的条件下,预热3‑5h备用,在成型模具底面涂刷防粘试剂后,将预热后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倒入成型模具进行第一遍压实,压实密度为2200‑2500kg/m3,在压实后的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上表面铺设玻璃纤维格栅,再倒入改性沥青混合料,至少压实两遍,然后养护20‑24小时,制得预制下层的坯料;2)、将预制下层的坯料下表面按照设计位置预留定位孔,定位孔与定位柱的尺寸相匹配;3)、在预制下层的坯料上表面按照S形布置加热电阻丝,形成预制下层;d、采用切割工具清除待修补区域范围内铺装层的混凝土,直至露出桥面板,在桥面板上固定布设与预制下层的定位孔相对应的定位柱,然后在桥面板表面涂布环氧树脂粘结层,环氧树脂粘结层用量为1‑1.2kg/m2,并同时在待修补区域与原路面之间接缝界面上涂布高弹界面剂;e、将预制下层放入待修补区域,桥面板上的定位柱与预制下层的定位孔相对应配合,然后放置预制上层,预制上层的下表面和预制下层的上表面相对应配合;f、将加热电阻丝连接至电源进行通电加热,加热电阻丝通电直至富油层融化,并对预制上层进行充分压实,受到压力作用的富油层融化后将预制上层下表面与预制下层上表面紧密连接为一体,且剩余的改性沥青流入预制上层、预制下层与原路面之间的缝隙内;g、切断加热电阻丝与电源的连接线,开放交通。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