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无组织排放中沥青烟浓度的测定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组织排放中沥青烟浓度的测定方法,本方法将两支多孔玻板吸收管串联并分别加入苯吸收液,以一定的流量和时间采气,沥青烟被吸收液吸收后在200~300nm波长范围内有选择性的吸收紫外光线,通过配制标准溶液选择测定波长为286nm,并根据标准溶液绘制吸光度为纵坐标、沥青烟质量为横坐标的标准曲线;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波长286nm处测量样品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得到沥青烟质量;经采样体积与标准采样体积的换算,通过两个吸收管内的沥青烟质量,计算出标准采样体积内沥青烟浓度。本方法抗干扰能力强,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精密度,准确分析无组织排放中沥青烟浓度,填补了无组织排放中沥青烟检测的空白,为环境管理提供了技术保证。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上海;31 |
申请人: |
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方方;顾建民;何康 |
专利状态: |
有效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10540834.X |
公开号: |
CN108827895A |
代理机构: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沈国良 |
分类号: |
G01N21/33(2006.01)I;G;G01;G01N;G01N21;G01N21/33 |
申请人地址: |
201900 上海市宝山区湄浦路335号 |
主权项: |
1.一种无组织排放中沥青烟浓度的测定方法,其特征性在于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样品采集,将两支多孔玻板吸收管串联,分别加入10ml苯吸收液,以0.5~1.0L/min流量采气10~30min,并记录采气现场的平均气温和气压;步骤二、标准溶液的配制,取20g与测定现场相同的沥青,装入250ml锥形烧瓶中,加热锥形烧瓶,并控制加热温度与采气现场气温相同,采用大气采样仪以0.5~1.0L/min流量抽取锥形烧瓶中溶化沥青的挥发物,抽至装有苯吸收液的吸收瓶中,至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呈荧光黄色为止;步骤三、将吸收液倒入经80℃恒重的蒸发皿中,于80℃水浴蒸干,再于80℃烘箱中烘至恒重,两次重量之差为沥青烟的含量,将蒸发皿中残渣用苯溶解后移入50ml量瓶中,用吸收液稀释至刻线,计算每毫升溶液中沥青烟的含量,采用苯将上述溶液稀释成每毫升含100ug和每毫升含10ug沥青烟的标准溶液备用;步骤四、选择测定波长,取10ug/ml沥青烟标准溶液,以苯为参比,用1cm石英比色皿,在紫外分光光度计波长230~300nm范围内测量其吸光度,得到波长为286nm处吸光度最大,试验选择测定波长为286nm;步骤五、绘制标准曲线,于波长286nm处以苯为参比,分别测量5、10、20、50、100、200、300、400、500ug沥青烟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并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沥青烟质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步骤六、样品分析,将第一支吸收管中的样品溶液移入20ml奥塞比色管中,并用第二支吸收管中的苯洗涤第一支吸收管,洗液并入奥塞比色管中,并用苯稀释至10ml,用1cm石英比色皿,在紫外分光光度计波长286nm处,以苯为参比测量其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得到沥青烟的总质量;步骤七、样品计算,按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1)式中: 为标准采样体积、 为采样体积、t为采样点气温、P 为采样点的气压;按式(2)计算大气中沥青烟的浓度: (2)式中: 为沥青烟浓度、 为沥青烟的总质量,即第一支吸收管和第二支吸收管中沥青烟质量之和、 为标准采样体积。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