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四氧化三铁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四氧化三铁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特点是包括Fe3O4纳米晶体的制备步骤;在固定好的双口烧瓶中依次加入环己烷、TritonX‑100,Fe3O4‑NCs溶液、TEOS、氨水,搅拌反应2h后,再加入BPA模板分子乙腈溶液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12h后,洗去便模板分子脱落得到的沉淀物即Fe3O4‑NCs‑MIPs的步骤;将Fe3O4‑NCs‑MIPs溶液、全氟磺酸乙醇溶液依次滴在玻碳电极表面得到工作电极Nafion/Fe3O4‑NCs‑MIPs/GCE的步骤;优点是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稳定性以及高灵敏度。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浙江;33 |
申请人: |
宁波大学 |
发明人: |
史西志;柴继业;孙爱丽;徐锦锦;刘晨曦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号: |
CN201810666792.4 |
公开号: |
CN109187506A |
代理机构: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何仲 |
分类号: |
G01N21/76(2006.01)I;G;G01;G01N;G01N21 |
申请人地址: |
315211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 |
主权项: |
1.一种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四氧化三铁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Fe3O4纳米晶体的制备A.制备油酸铁前驱液:称取2.53g的FeCl3·6H2O溶于25mL的二次水中;取8.86mL的油酸溶于32mL的乙醇中;将上述两溶液混合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在70℃下搅拌4小时,溶液分为两层,将包含油酸铁复合物的上层用去离子水在分液漏斗中洗涤3次,然后真空条件下脱除正己烷,得到蜡状固体即为油酸铁复合物;B.将1mL的油酸铁复合物,3mL的正三辛胺溶解于8mL的十八烯中,将混合液放入在三口烧瓶中,在100℃下抽真空1小时,然后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将反应温度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至 320℃,反应0.5h,得到 Fe3O4‑NCs原溶液;C.在Fe3O4‑NCs原溶液中分别加入20mL的氯仿和20mL的乙醇,于3000 g离心10 min,去除上清液后,将沉淀重新分散至氯仿中,得到Fe3O4‑NCs溶液;(2)Fe3O4‑NCs‑MIPs的制备在固定好的双口烧瓶中依次加入37.5mL环己烷、9.0mL TritonX‑100,于300r/min下搅拌15min后,在合成体系中依次加入100.0μL,浓度为20mg/mL 的Fe3O4‑NCs溶液、250.0μLTEOS、500.0μL质量浓度为25%的氨水,搅拌反应2h后,再加入550.0μL 25.0mg/mL的BPA模板分子乙腈溶液和114.0μL的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12h后;将双口烧瓶里混合反应液取出并加入50mL丙酮中止反应,静置40min后,于9000r/min高速离心10min,离心结束去除上清液,取沉淀加入30.0mL超纯水,超声分散均匀,于9000r/min高速离心20min,离心结束后去除上清液;取沉淀加入30.0mL由乙醇和乙腈按体积比8:2组成的混合溶液,超声分散均匀,静置40min以便模板分子脱落,之后于9000r/min高速离心15min,去除上清液后,取沉淀加入30.0mL由乙醇和乙腈按体积比8:2组成的混合溶液,超声分散均匀,静置40min以便模板分子脱落,之后于9000r/min高速离心15min,去除上清液,将最终得到的沉淀物即Fe3O4‑NCs‑MIPs,室温氮吹干燥,称量并溶于乙醇定容、备用;(3)修饰工作电极的制备将玻碳电极用粒径为0.05~0.07μm的Al2O3进行打磨抛光,用超纯水冲洗去除表面污物后超声10min清洗电极表面,取出电极,室温下晾干备用;将制备好的Fe3O4‑NCs‑MIPs溶液超声2min,涡旋5min之后,吸取5.0μL分散均匀的Fe3O4‑NCs‑MIPs滴在玻璃碳电极表面,室温晾干后再滴5.0μL体积浓度为的1%的全氟磺酸溶液,室温自然晾干,在电极表面形成分子印迹薄膜层即得到Nafion/Fe3O4‑NCs‑MIPs/GCE,即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四氧化三铁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