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吸盘搬运机器人
专利名称: 一种吸盘搬运机器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吸盘搬运机器人,连杆组合由三个不在同一平面上的连杆组成,结构稳定、坚固,调整其中任意连杆的高度,可改变吸盘的方向和高度,便于吸盘取物且适用于非水平面的物体,皮带传动在负载过大时,皮带会出现打滑,对电机有过载保护作用,延长吸盘搬运机器人的使用寿命,旋转支撑桁架调整吸盘位置,使其取物面积增加,外壳安装于旋转支撑桁架下侧,外壳与旋转支撑桁架通过滑块连接,动力组合与外壳轴连接,连杆组合安装于外壳侧面,连杆组合与动力组合键连接,万向杆组合安装于外壳下侧,万向杆组合与外壳过度配合,真空组合与外壳螺栓连接,真空组合与吸盘组合螺纹连接。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黑龙江;23
申请人: 康建华
发明人: 康建华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号: CN201811103995.9
公开号: CN109264390A
分类号: B65G47/91(2006.01)I;B;B65;B65G;B65G47
申请人地址: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哈尔滨工业大学
主权项: 1.一种吸盘搬运机器人,包括外壳(1)、动力组合(2)、连杆组合(3)、万向杆组合(4)、真空组合(5)、吸盘组合(6)、旋转支撑桁架(7),其特征在于:外壳(1)由保护外壳(1‑1)、安装竖板(1‑2)、安装横板(1‑3)组成,保护外壳(1‑1)安装于安装竖板(1‑2)上部,保护外壳(1‑1)与安装竖板(1‑2)螺栓连接,安装横板(1‑3)安装于安装竖板(1‑2)下部,安装横板(1‑3)与安装竖板(1‑2)螺栓连接;安装竖板(1‑2)由电机安装孔(1‑2‑1)、动力安装孔(1‑2‑2)、配重及轴座安装孔(1‑2‑3)、一级从动安装孔(1‑2‑4)、二级从动安装孔(1‑2‑5)组成,电机安装孔(1‑2‑1)为圆形孔,电机安装孔(1‑2‑1)均匀分布于、动力安装孔(1‑2‑2)周围,动力安装孔(1‑2‑2)位于配重及轴座安装孔(1‑2‑3)左侧,配重及轴座安装孔(1‑2‑3)均匀分布于一级从动安装孔(1‑2‑4)周围,一级从动安装孔(1‑2‑4)位于二级从动安装孔(1‑2‑5)左侧;动力组合(2)由动力带轮组合(2‑1)、一级从动带轮组合(2‑2)、二级从动带轮组合(2‑3)、传送带一(2‑4)、传送带二(2‑5)组成,动力带轮组合(2‑1)安装于一级从动带轮组合(2‑2)右侧,一级从动带轮组合(2‑2)安装于二级从动带轮组合(2‑3)右侧,传送带一(2‑4)与动力带轮组合(2‑1)连接,传送带一(2‑4)与动力带轮组合(2‑1)过度配合,传送带一(2‑4)与一级从动带轮组合(2‑2)连接,传送带一(2‑4)与一级从动带轮组合(2‑2)过度配合,传送带二(2‑5)与一级从动带轮组合(2‑2)连接,传送带二(2‑5)与一级从动带轮组合(2‑2)过度配合,传送带二(2‑5)与二级从动带轮组合(2‑3)连接,传送带二(2‑5)与二级从动带轮组合(2‑3)过度配合;动力带轮组合(2‑1)由电机(2‑1‑1)、电机安装座(2‑1‑2)、主动轴(2‑1‑3)、主动轴承(2‑1‑4)、主动联轴器(2‑1‑5)、主动带轮(2‑1‑6)组成,电机(2‑1‑1)安装于电机安装座(2‑1‑2)上部,电机(2‑1‑1)与电机安装座(2‑1‑2)螺栓连接,主动轴套(2‑1‑5)与主动轴(2‑1‑3)键连接,电机(2‑1‑1)与主动轴(2‑1‑3)键连接,主动轴承(2‑1‑4)与主动轴(2‑1‑3)连接,主动轴承(2‑1‑4)与主动轴(2‑1‑3)过度配合,主动带轮(2‑1‑6)与主动轴(2‑1‑3)键连接;一级从动带轮组合(2‑2)由轴座(2‑2‑1)、一级从动轴(2‑2‑2)、一级从动轴承(2‑2‑3)、轴套一(2‑2‑4)、一级大从动带轮(2‑2‑5)、一级小从动带轮(2‑2‑6)组成,轴座(2‑2‑1)与一级从动轴(2‑2‑2)连接,轴座(2‑2‑1)与一级从动轴(2‑2‑2)过度配合,一级从动轴承(2‑2‑3)安装于轴座(2‑2‑1)下部,一级从动轴承(2‑2‑3)与轴座(2‑2‑1)过度配合,一级从动轴承(2‑2‑3)与一级从动轴(2‑2‑2)连接,一级从动轴承(2‑2‑3)与一级从动轴(2‑2‑2)过度配合,轴套一(2‑2‑4)与一级从动轴承(2‑2‑3)连接,一级大从动带轮(2‑2‑5)与一级从动轴(2‑2‑2)键连接,一级大从动带轮(2‑2‑5)安装于一级小从动带轮(2‑2‑6)侧面,一级小从动带轮(2‑2‑6)与一级从动轴(2‑2‑2)键连接;二级从动带轮组合(2‑3)由二级从动轴承(2‑3‑1)、二级从动轴(2‑3‑2)、轴套二(2‑3‑3)、二级从级带轮(2‑3‑4)组成,二级从动轴承(2‑3‑1)与二级从动轴(2‑3‑2)连接,二级从动轴承(2‑3‑1)与二级从动轴(2‑3‑2)过度配合,轴套二(2‑3‑3)安装于二级从动轴承(2‑3‑1)下侧,轴套二(2‑3‑3)与二级从动轴承(2‑3‑1)连接,轴套二(2‑3‑3)与轴套二(2‑3‑3)连接,二级从级带轮(2‑3‑4)与二级从动轴(2‑3‑2)键连接;连杆组合(3)由上连杆(3‑1)、连接轴一(3‑2)、下连杆(3‑3)、连接轴二(3‑4)组成,上连杆(3‑1)安装于连接轴一(3‑2)上部,上连杆(3‑1)与连接轴一(3‑2)连接,下连杆(3‑3)安装于上连杆(3‑1)下部,下连杆(3‑3)与连接轴一(3‑2)连接,连接轴二(3‑4)安装于下连杆(3‑3)下部,连接轴二(3‑4)与下连杆(3‑3)连接;万向杆组合(4)由减磨轴承组(4‑1)、上部万向轴(4‑2)、伸缩连杆(4‑3)、下部万向轴(4‑4)、万向轴底座(4‑5)组成,减磨轴承组(4‑1)与上部万向轴(4‑2)连接,减磨轴承组(4‑1)与上部万向轴(4‑2)过度配合,上部万向轴(4‑2)安装于伸缩连杆(4‑3)上部,上部万向轴(4‑2)与伸缩连杆(4‑3)轴连接,下部万向轴(4‑4)安装于伸缩连杆(4‑3)下侧,下部万向轴(4‑4)与伸缩连杆(4‑3)轴连接,万向轴底座(4‑5)与下部万向轴(4‑4)连接,万向轴底座(4‑5)与下部万向轴(4‑4)过度配合;伸缩连杆(4‑3)由滑道(4‑3‑1)、滑块(4‑3‑2)、滑杆(4‑3‑3)、伸缩杆连接轴(4‑3‑4)组成,滑道(4‑3‑1)与滑块(4‑3‑2)连接,滑杆(4‑3‑3)与滑块(4‑3‑2)连接,滑杆(4‑3‑3)安装于滑道(4‑3‑1)侧面,伸缩杆连接轴(4‑3‑4)安装于滑道(4‑3‑1)上部;旋转支撑桁架(7)由支架(7‑1)、旋转组合(7‑2)组成,支架(7‑1)安装于旋转组合(7‑2)上侧,旋转组合(7‑2)与支架(7‑1)连接;支架(7‑1)由滑块(7‑1‑1)、水平滑道(7‑1‑2)、加强筋(7‑1‑3)、旋转轴架(7‑1‑4)组成,滑块(7‑1‑1)安装于水平滑道(7‑1‑2)下侧,滑块(7‑1‑1)安装于水平滑道(7‑1‑2)与连接,加强筋(7‑1‑3)安装于水平滑道(7‑1‑2)下侧,加强筋(7‑1‑3)与水平滑道(7‑1‑2)焊接,加强筋(7‑1‑3)安装于旋转轴架(7‑1‑4)侧面,加强筋(7‑1‑3)与旋转轴架(7‑1‑4)焊接,旋转轴架(7‑1‑4)安装于水平滑道(7‑1‑2)下面,旋转轴架(7‑1‑4)与水平滑道(7‑1‑2)焊接;旋转组合(7‑2)由旋转轴(7‑2‑1)、联轴器(7‑2‑2)、电机组合(7‑2‑3)、主动伞轮(7‑2‑4)、从动伞轮(7‑2‑5)、推力球轴承(7‑2‑6)、固定支撑座(7‑2‑7)、旋转组合支架(7‑2‑8)组成,旋转轴(7‑2‑1)与联轴器(7‑2‑2)连接,联轴器(7‑2‑2)安装于旋转轴(7‑2‑1)上部,电机组合(7‑2‑3)安装于旋转组合支架(7‑2‑8)侧面,电机组合(7‑2‑3)与旋转组合支架(7‑2‑8)螺栓连接,主动伞轮(7‑2‑4)与电机组合(7‑2‑3)键连接,主动伞轮(7‑2‑4)安装于电机组合(7‑2‑3)右侧,从动伞轮(7‑2‑5)安装于主动伞轮(7‑2‑4)右侧,从动伞轮(7‑2‑5)与主动伞轮(7‑2‑4)咬合,推力球轴承(7‑2‑6)安装于从动伞轮(7‑2‑5)上部,推力球轴承(7‑2‑6)与从动伞轮(7‑2‑5)连接,固定支撑座(7‑2‑7)安装于推力球轴承(7‑2‑6)下部,固定支撑座(7‑2‑7)与推力球轴承(7‑2‑6)连接,固定支撑座(7‑2‑7)与推力球轴承(7‑2‑6)过度配合,旋转组合支架(7‑2‑8)安装于固定支撑座(7‑2‑7)上侧,旋转组合支架(7‑2‑8)与固定支撑座(7‑2‑7)螺栓连接;外壳(1)安装于旋转支撑桁架(7)下侧,外壳(1)与旋转支撑桁架(7)通过滑块(7‑1‑1)连接,动力组合(2)与外壳(1)轴连接,连杆组合(3)安装于外壳(1)侧面,连杆组合(3)与动力组合(2)键连接,万向杆组合(4)安装于外壳(1)下侧,万向杆组合(4)与外壳(1)过度配合,真空组合(5)与外壳(1)螺栓连接,真空组合(5)与吸盘组合(6)螺纹连接。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