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电动叉车结构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货物转运的叉车技术领域的电动叉车结构,所述的电动叉车结构包括车身a、底盘b、门架系统c,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叉车结构,一方面,对叉车底盘空间布局进行改变,采用蓄电池供电,单电机牵引车辆行驶,机械式传动方案,通过电气系统实现速度控制,不再需要变速器和离合器,优化了叉车的底盘布置。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改善了叉车门架系统的设计,增加了两个货叉受控自主横向移动和门架系统旋转功能,改变了传统手动操作,方便叉取货物,也保证了货物的稳定性,使得叉车具有更优良的性能。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安徽;34 |
申请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发明人: |
王晨;时培成;王海涛;陈晨;叶莉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号: |
CN201820810688.3 |
公开号: |
CN208454417U |
代理机构: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兵魁 |
分类号: |
B66F9/08(2006.01)I;B;B66;B66F;B66F9 |
申请人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北京中路8号 |
主权项: |
1.一种电动叉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叉车结构包括车身(a)、底盘(b),门架系统(c),蓄电池(b‑1)和电机(b‑2)固定安装在底盘(b)上,所述的电机(b‑2)与蓄电池(b‑1)连接,减速器(b‑3)一端与电机(b‑2)连接,减速器(b‑3)通过万向节Ⅰ(b‑10‑1)与传动轴(b‑4)连接,传动轴(b‑4)通过万向节Ⅱ(b‑10‑2)与差速器(b‑5)连接,差速器(b‑5)左侧与左半轴(b‑6‑1)右端连接,左半轴(b‑6‑1)左端与左前轮(b‑7‑1)连接,差速器(b‑5)右侧与右半轴(b‑6‑2)左端连接,右半轴(b‑6‑2)右端与右前轮(b‑7‑2)连接,所述的电动叉车结构设置为前轮驱动、后轮转向的结构。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