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京沪高速公路江苏段交通量、轴载分析及其交通特性
论文题名: 京沪高速公路江苏段交通量、轴载分析及其交通特性
关键词: 高速公路;交通量;轴载特性;交通特性;联网收费;路径识别
摘要: 京沪高速公路是中国第一条全线建成高速公路的国道主干线,连接我国政治中心北京和经济中心上海,其中淮江段是重要的沿海大动脉,也是江苏省“四纵四横四联”高速公路网的中轴线。京沪高速公路沂淮江段于2000年12月建成,至今已有8年多的运营历史,通车以来,交通量逐年增加,货车比例不断升高;轴载具有重载多,超载、超限运输现象严重,夜间车辆重载比例高等特点。在交通量、轴载的作用下路面结构和功能相继出现破坏,如坑槽、横向裂缝、车辙、修补密集等,有些路段甚至出现了严重损坏。因此有必要开展京沪高速公路沂淮江段的交通量、轴载分布及发展规律的研究,为以后的养护及改扩建提供依据。 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联网收费的断面交通量、断面轴载谱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京沪高速公路的交通量、轴载特性,最终建立了以历史数据为基础的京沪高速公路的交通量、轴载预测模型。 首先,介绍了联网收费路径识别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常用路径识别方法的优缺点,最终结合江苏省苏北高速公路路网现有条件确定了以协商法进行路径识别的技术。 然后,全面收集了苏北路网的称重数据和出入口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处理,根据协商法计算苏北路网内的行车路径,从而实现对苏北路网交通量、轴载数据的分配,得到苏北路网内每个断面的交通量、断面轴载谱。通过开展人工交通量调查和对联网中心断面交通量数据的收集对比验证了本文的断面交通量、断面轴载谱的计算方法。 最后,利用前面的计算方法得到了京沪高速公路自联网收费以来,2004至2008年的断面交通量、断面轴载谱数据,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京沪高速公路的交通量、轴载,随时间(年、月、日)及空间(路线、方向、车道)的发展规律,得到了适合京沪高速公路的轴载谱参数;同时研究了京沪高速公路的超载规律、OD出行规律及车道分布规律;建立了京沪高速公路的交通量、轴载的预测模型。
作者: 刘柏强
专业: 道路与铁道工程
导师: 倪富健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东南大学
学位年度: 2009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