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公路交通事故黑点分析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
论文题名: 公路交通事故黑点分析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
关键词: 公路交通事故;黑点分析;事故处理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机动车拥有量逐年递增,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群死群伤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依然很严峻,急需对公路事故黑点段进行鉴别分析并治理。此项工作对降低公路交通事故率、改善公路交通安全状况、提高公路规划设计和管理水平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并为科学合理地进行事故黑点预控、排查整治、道路安全审计等提供技术支持。 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相结合,从理论、方法、技术、工程等层面分为四部分: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综述、事故黑点特征及形成机理建模、事故黑点鉴别及诊断方法、事故黑点分析处理系统开发及黑点防治技术。 首先系统总结事故黑点形成机理、鉴别方法、成因分析方法、系统开发研究和黑点防治等方面的前人研究成果,并梳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选取反映交通事故的分布情况及严重程度的两个指标,对一般路段事故特征和事故黑点段事故特征分别进行分析和对比,总结事故黑点段事故有别于一般路段的特点。将公路交通事故黑点影响因素划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类,分析其对事故黑点的影响。在简化的道路交通系统中,提出基于二次感染的事故黑点形成机理及建立双因素概率模型,并扩展为多因素模型。给出模型的求解算法并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实现对近似解的计算。 将事故黑点鉴别步骤分为建立评价指标、划分路段单元、数据采集处理、指标无量纲化、初步鉴别、鉴别结果修正等六步,构建基于灰色评价法-综合影响强度事故率法的二阶段事故黑点鉴别方法体系,并实例验证。将事故黑点成因分析划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分别建立模糊聚类分析模型和主因素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构建事故黑点微观和宏观成因分析方法。 采用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和集成二次开发方式,以GIS组件技术和Delphi计算机语言开发系统的各项功能,开发基于GIS对事故黑点分析处理系统,实现事故黑点的可视化分析与处理。 最后,根据对事故黑点形成机理及事故成因,构建了包括事故前、事故中以及事故后的黑点防控体系以及防控策略。将事故黑点工程治理工作划分为黑点鉴别诊断、治理排序、工程改善、效果评价四个阶段,建立黑点治理排序模型和治理效果评价方法,提出近期分类治理和远期综合治理的黑点治理方针,并将工程改善技术进行分别并分别给出治理原则和整治措施。
作者: 盛玉刚
专业: 道路与铁道工程
导师: 陈荣生;过秀成
授予学位: 博士
授予学位单位: 东南大学
学位年度: 2008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