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保护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保护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器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保护方法,该方法使用插头组件,包括插头及插座,插座中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在充电过程中出现问题电路短路,产生高温,温度感应器感应,开启集气室,向吹气气缸通气,吹气气缸伸出使一号正极块与二号正极块断开,一号负极块与二号负极块断开,避免插座及汽车受到损伤;一号正极块、一号负极块、二号正极块和二号负极块端面均为锯齿状,防止灰尘阻碍通电,吹气气缸伸缩轴上设有气孔,当吹气气缸进气时,由于进气速度大于气孔出气速度,吹气气缸伸出,同时气体从伸缩轴上气孔排出,可达到降温除尘的作用。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广东;44
申请人: 李的根
发明人: 李的根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号: CN201811052381.2
公开号: CN109318741A
分类号: B60L53/31(2019.01)I;B;B60;B60L;B60L53
申请人地址: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镇和平村福园一路航盛工业园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主权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充电桩上安装具有短路自保护作用的插头组件;S2:使用50cm高的橡胶块作为充电桩基座,防止汽车停车碰撞导致充电桩变形;S3:S2中橡胶块侧面均匀布置倾斜角为30°的通孔;S4:在橡胶块的通孔中安装风扇,风扇通过细绳连接充电桩电源开关,当在雨水天气,水位上涨进入橡胶块通孔中,带动风扇旋转,风扇缠绕细绳,将充电桩电源关闭,防止充电桩进水后短路;其中,所述的插头组件,包括插头(1)及插座(2),所述插头(1)包括绝缘握柄(11)、插块(12)、一号正极块(13)、一号负极块(14)和通电线(15);所述插块(12)为圆柱体,插块(12)右侧与绝缘握柄(11)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握柄(11)为回转体,一端为弧面,另一端为圆柱体,弧面端与插块(12)固定连接,圆柱体一端与通电线(15)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一号正极块(13)位于插块(12)上端同一水平线上,固定安装在插块(12)上端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的一号负极块(14)分别与两个所述的一号正极块(13)对称安装在插块(12)下端;所述插座(2)包括绝缘主体(21)、吹气气缸(22)、温度感应器(23)、集气室(24)、一号支撑环(25)、二号支撑环(26)、环形齿轮(27)、挤压齿轮(28)、一号弹簧(29)、气囊(30)、连接轴(31)、支撑块(32)、圆筒(33)、二号正极块(34)和二号负极块(35);所述绝缘主体(21)为回转体,左侧为圆球形,右侧为圆台形,右侧端面设有开口;所述一号支撑环(25)位于绝缘主体(21)左侧,固定在绝缘主体(21)内壁,一号支撑环(25)中间设有内径于圆筒(33)外径一致的通孔,一号支撑环(25)中间通孔上方设有矩形通孔;所述二号支撑环(26)所述一号支撑环(25)位于绝缘主体(21)右侧,固定在绝缘主体(21)内壁,二号支撑环(26)中间设有内径于圆筒(33)外径一致的通孔,二号支撑环(26)中间通孔上方设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大小和高度与一号支撑环(25)上矩形通孔一致;所述圆筒(33)位于绝缘主体(21)中间,圆筒(33)穿过一号支撑环(25)与二号支撑环(26)中间通孔,圆筒(33)转动;所述环形齿轮(27)穿过圆筒(33),与圆筒(33)固定连接,位于一号支撑环(25)与二号支撑环(26)中间;两个所述支撑块(32)分别位于一号支撑环(25)与二号支撑环(26)上矩形通孔中,两个支撑块(32)通过一号弹簧(29)分别与一号支撑环(25)与二号支撑环(26)连接,支撑块(32)可上下移动;所述挤压齿轮(28)位于绝缘主体(21)内部上端,挤压齿轮(28)与环形齿轮(27)啮合;所述支撑轴穿过挤压齿轮(28)与两个支撑块(32)固定连接,挤压齿轮(28)可在支撑轴上旋转;所述气囊(30)位于挤压齿轮(28)正上方,固定在绝缘主体(21)内壁上,挤压齿轮(28)旋转可挤压气囊(30);所述吹气气缸(22)固定在绝缘主体(21)左侧内壁中间,吹气气缸(22)与圆筒(33)位于同一轴线上,吹气气缸(22)具有解除充电状态、除尘及降温的作用;所述集气室(24)安装在绝缘主体(21)下方,用于收集气囊(30)挤压所产生的气体,最终用于吹气气缸(22);所述温度感应器(23)固定在绝缘主体(21)内壁位于吹气气缸(22)上方,用于感应温度变化,控制集气室(24)向吹气气缸(22)供气;两个所述二号正极块(34)固定安装在圆筒(33)内壁上方左右两侧;两个所述二号负极块(35)固定在圆筒(33)内壁下方左右两侧;所述插头(1)可穿过圆筒(33)使一号正极块(13)与一号负极块(14)分别与二号正极块(34)、二号负极块(35)接触通电。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