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增刚补强镁合金悬挂式空中列车车体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增刚补强镁合金悬挂式空中列车车体及其制造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刚补强镁合金悬挂式空中列车车体及其制造方法,包括车顶、侧墙、车门、增刚补强材料、内预置结构、外预置结构、端墙、车体棱边、车底架和增刚补强结构,该悬挂式空中列车车体通过将超高强度、高弹性模量的带形或束形的增刚补强材料置入车体表面棱边处的连通的沟槽内,并采用焊接、胶接、插接或铆接的方式固定,以增大车体整体刚度和强度,实现对车体的增刚补强作用,在提高运行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实现充分的轻量化,此外,该列车车体整体采用全镁合金结构设计,整个车体重量小,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高,使得列车车体具有显著的便捷操控、节能减排和减震降噪效果,可有效降低城市交通噪声污染,提升用户乘用的舒适感。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四川;51
申请人: 成都天智轻量化科技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发明人: 权高峰;周明扬;郭阳阳;范玲玲;张钰雯茜;尹颢;潘厚宏;刘崇亮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号: CN201811522074.6
公开号: CN109398388A
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任苇
分类号: B61D17/00(2006.01)I;B;B61;B61D;B61D17
申请人地址: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西航港科技企业孵化园)
主权项: 1.一种增刚补强镁合金悬挂式空中列车车体,包括列车车体(1)、车顶(2)、侧墙(3)、车门(4)、观光窗口(5)、增刚补强材料(6)、悬挂转向安装架(7)、内预置结构(8)、外预置结构(9)、端墙(10)、车顶悬挂结构(11)、车体棱边(12)、车底架(13)、固定门边框(14)、增刚补强结构(15)、连接底板(16)、下固定轴(17)和上悬挂转向轴(18),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车车体(1)为一种镁合金型材和板材焊接而成的箱式结构,且列车车体(1)包括车顶(2)、两个侧墙(3)、两个端墙(10)和车底架(13),所述车顶(2)、两个侧墙(3)、两个端墙(10)和车底架(13)分别由镁合金型材焊接而成,所述车顶(2)分别与两个侧墙(3)、两个端墙(10)上部以焊接方式相连接,且侧墙(3)两侧与端墙(10)焊接连接,所述侧墙(3)和端墙(10)下方焊接连接车底架(13),所述车顶(2)上表面设置有两个车顶悬挂结构(11),所述车顶悬挂结构(11)包括连接底板(16)、下固定轴(17)和上悬挂转向轴(18),所述连接底板(16)上方螺栓紧固连接下固定轴(17),所述下固定轴(17)上方可转动连接上悬挂转向轴(18),所述车底架(13)下方设置有中间过道位置,且中间过道位置处设置有底部观光窗口(5),所述两个侧墙(3)靠近座位位置设置有侧面观光窗口(5),以上所述的车底架(13)观光窗口(5)为可选项,所述车顶(2)、两个侧墙(3)、两个端墙(10)和车底架(13)等镁合金型材焊接的列车车体(1)内包括有十二个车体棱边(12),所述两个侧墙(3)中间位置布置有固定门边框(14),所述固定门边框(14)内固定安装车门(4),所述车顶(2)上部前后两端设置有两个悬挂转向安装架(7),所述悬挂转向安装架(7)上固定连接车顶悬挂结构(11),所述车体棱边(12)、固定门边框(14)和车顶悬挂转向安装架(7)处设置有增刚补强结构(15),所述增刚补强结构(15)分为内预置结构(8)和外预置结构(9),所述内预置结构(8)和外预置结构(9)均设置有增刚补强材料(6)。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