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重载铁路通道车流吸引区域及始发直达重载化研究
论文题名: 重载铁路通道车流吸引区域及始发直达重载化研究
关键词: 铁路重载运输;车流吸引区域;始发直达;列车编组计划;蚁群算法;铁路运输;优化模型
摘要: 随着能源短缺现象的日益明显,低能耗、大运量的铁路运输又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铁路重载运输更是倍受关注。虽然重载铁路在我国整个铁路网中占的比例并不大,但其承担的货运周转量仍然非常可观,因此研究铁路重载运输组织方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为了充分利用重载线路的运能,必须确定合理的重载通道车流吸引区域。一方面,过于宽泛的吸引区域会使车流经重载通道产生的成本节省难于抵消由于车流绕道所增加的费用。另一方面,如果吸引区域过于狭小的话,重载通道将难于获得足够的车流来源,使得其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两者之间如何权衡,无论在理论层面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再者,对于吸引区域内大宗货物装车地而言,如何进行有效地车流组织也是一个复杂的优化问题。若始发直达列车仅限于在重载通道范围内开行,虽然避免了一部分换重作业的费用消耗,但会切割一些长程车流,从而增加了不必要的改编作业。反之,若长程车流按非重载通道牵引定数编组通过重载通道,又将浪费重载通道的运输能力。要两者兼顾,则在重载通道两端的换重作业又将增加车流组织成本。综之,如何融合上述运输组织模式,建立相关的优化模型,在铁路车流组织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 一、提出了确定铁路重载运输通道吸引区域的三种方法。(1)按照纯最短径路方法,提出了重载通道两端一般吸引区域及核心吸引区域的确定方法;(2)从重载通道运输成本的角度,采用广义最短路算法,设计了重载通道吸引区域的确定方法;(3)采用阻尼系数法,转移部分非重载通道的运量至重载通道,研究了重载通道吸引区域的扩展方法,使得重载通道的能力利用到达最佳化。(4)以大秦线重载通道为例,对相关吸引区域进行了实例分析。 二、将车流走行径路的可选择性、线路的能力限制以及重载通道的端点换重情况纳入优化过程,分别构建了径路可选择的装车地直达优化模型和限制端点换重的装车地重载直达优化模型。针对模型规模随车流数目增加而急剧扩大且求解困难的特点,本文运用蚁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以大秦铁路重载通道相关路网为背景做了实例计算。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三、在装车地直达重载化方面,分别考虑了装车地位于重载通道和普通线路两种情况,构建了三种考虑换重影响的装车地直达优化模型。分别为:(1)装车地位于重载通道上,而始发长程车流部分经过重载通道,存在着一次减轴作业的可能,如何优化确定按照低牵引定数编组,还是以换重作业为代价开行部分区段的重载列车,是该模型的主要特点;(2)装车地位于非重载通道,而卸车地在重载通道上,始发长程车流可能进行一次补轴作业,该模型主要研究列车在途中换重的合理性;(3)装车地和卸车地均在非重载通道上,重载通道位于二者之间,长程车流在途中可能进行一次补轴作业,也可能同时进行补轴和减轴两次作业,模型中考虑了更多的实际因素。 四、从物流成本系统优化的角度研究装车地车流组织问题,考虑客户的利益,在物流系统的思想下分析货物收、发过程中的库存成本及消耗,实现铁路服务成本和客户成本的有机统一。以发货方生产、收货方消耗均匀连续为前提,构建了加载客户库存成本的装车地重载直达优化模型。
作者: 范振平
专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导师: 林柏梁
授予学位: 博士
授予学位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08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