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目前我国铁路高速发展,铁路行车控制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地面信号显示方式,发展到现今根据地面发送的信息自动监控列车速度,由列车控制系统实施运行控制,通过人机界面显示给列车司机的方式。ATP人机界面作为列车司机与后台的列车控制系统沟通的唯一接口,其在整个列车运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ATP人机界面的仿真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详细的介绍了模型驱动架构(MDA)的基本原理,阐述了MDA思想运用在界面仿真中的重要意义,首次将MDA思想引入到ATP人机界面的仿真研究中,提出了一套遵循MDA,并适合于ATP人机界面仿真的方法,对ATP人机界面的功能进行了仿真和实现。
首先,本文基于MDA软件开发思想,利用UML的用例图和顺序图分析ATP人机界面的需求。
其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ICV模型,作为ATP人机界面的平台无关模型,并使用UML语言描述模型的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
最后,在平台相关模型的构建中,以LabVIEW为具体实现平台,制定详细的平台无关模型向平台相关模型的转换规则。转换规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实现通讯功能,采用自动转换方式实现,以保证通讯的精确性。另一部分根据ICV模型的定义,构建ICV模型中的各个模块以及实现各个模块之间的交互,采用手动转换方式实现。最终完成ATP人机界面系统的仿真。
在本论文的研究过程中,深入贯彻MDA开发思想,达到了缩短软件开发时间,提高系统的精确性和增强系统的可移植性等方面的目的。所仿真的ATP人机界面满足需求,目前已用于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评估与测试研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