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关键技术研究
论文题名: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关键技术研究
关键词: 高速公路;立交匝道;通行能力;车流运行特性;安全评价
摘要: 本文运用数学分析、概率论分析、计算机仿真等方法,分别对互通式立交匝道通行能力、互通式立交最小净距、互通式立交集散车道的设置条件、互通式立交安全性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相应的成果。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在深入分析互通式立交匝道车流运行特性的基础上,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将单向单车道匝道分为基本路段、分流区、合流区三部分,分别建立通行能力模型,计算出不同设计速度下的通行能力,为《规范》对匝道通行能力的修订与增补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合理控制互通式立交规模提供基础。
  以增设辅助车道的相邻互通式立交为研究对象,选择冲突率f作为交织区交通安全的评价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交织区的安全水平进行分级,采用模糊评价的方法将分级的安全水平进行量化,利用VISSIM技术对A类和B类交织区进行仿真,建立了影响交织区交通运行安全性的主要效率指标即冲突率与辅助车道长度的关系模型,确立了增设辅助车道的相邻互通式立交最小净距。
  在详细分析影响集散车道设置条件的因素和车辆在交织区的运行特性的基础上,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互通式立交车辆交织运行模型。并利用计算交织区服务水平的计算方法,在满足目标一定的服务水平条件下,反算交织区长度所能适应的最大转弯交通量,根据所得结果,利用VISSSIM交通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检验计算所得结果的正确性,确立了集散车道的设置条件,为《规范》的修订提供理论依据。
  在详细分析研究影响互通式立体交叉安全因素的基础上,结合《规范》和《指南》,对互通式立交间距和形式、匝道及其出入口、辅助车道、变速车道长度、互通式立交范围的安全视距及交通沿线设施的布设进行了研究,确立了集散车道、辅助车道、变速车道、匝道视距、分流点视距、合流点视距及通视三角区安全设计措施评价方法和标准,并运用运行速度和设计速度的速差原理控制互通式立体交叉匝道线形设计。
作者: 王晓
专业: 道路与铁道工程
导师: 杨少伟
授予学位: 博士
授予学位单位: 长安大学
学位年度: 2013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