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拉杆箱式快速折叠微型电动车
专利名称: 拉杆箱式快速折叠微型电动车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拉杆箱式快速折叠微型电动车,包括水平布置且顶面设有折叠靠背的坐框基座,坐框基座的底面靠近尾部的位置设有若干对称布置的第一车轮,坐框基座的底面靠近头部的位置设有两个竖直向下布置的第一连接柱,两个第一连接柱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装置铰接有脚踏板组件;脚踏板组件与坐框基座平行布置,脚踏板组件所处平面低于坐框基座所处平面,脚踏板组件远离坐框基座的一端铰接有把手组件,把手组件的下端设有带有动力装置的第二车轮。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连接装置将高度很低的踏脚板铰接于坐框基座上,使用户在使用的时候不需要抬腿跨越,使用方便,减少了安全隐患。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北京;11
申请人: 王建民
发明人: 王建民;王肃宓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0-15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7-30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672512.2
公开号: CN209176837U
代理机构: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王玉松
分类号: B62K15/00(2006.01);B;B62;B62K;B62K15
申请人地址: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北五条2楼2门221号
主权项: 1.拉杆箱式快速折叠微型电动车,包括水平布置且顶面设有折叠靠背的坐框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框基座(1)的底面靠近尾部的位置设有若干对称布置的第一车轮(2),所述坐框基座(1)的底面靠近头部的位置设有两个竖直向下布置的第一连接柱(101),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装置(3)铰接有脚踏板组件(4);所述脚踏板组件(4)与所述坐框基座(1)平行布置,所述脚踏板组件(4)所处平面低于所述坐框基座(1)所处平面,所述脚踏板组件(4)远离所述坐框基座(1)的一端铰接有把手组件(5),所述把手组件(5)的下端设有带有动力装置的第二车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箱式快速折叠微型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柱(101)下端的第一连接片(301),所述第一连接片(301)为矩形且与所述坐框基座(1)平行布置,所述第一连接片(301)正对所述把手组件(5)的侧边设有第一螺栓容置腔(302);所述第一连接片(301)的两侧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螺栓容置腔(302)内的螺栓连接有两个竖直的第一连接夹板(303),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夹板(303)平行布置,两个所述连接夹板(303)相对的侧面成型有对称的第一活动腔(304);所述第一活动腔(304)成型为矩形,所述第一活动腔(304)的宽度与所述第一连接片(301)的长度匹配,两个所述第一活动腔(304)底面的间距与所述第一连接片(301)的宽度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杆箱式快速折叠微型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组件(4)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脚踏板侧边梁(401)以及设于所述脚踏板侧边梁(401)上方的脚踏板(402),两根所述脚踏板侧边梁(401)的间距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柱(101)的间距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杆箱式快速折叠微型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侧边梁(401)靠近所述坐框基座(1)的一端向上弯折形成竖直布置的第二连接柱(403),所述第二连接柱(40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片(301)对应的第二连接片(404),所述第二连接片(404)正对所述把手组件(5)的侧边设有第二螺栓容置腔(405),所述第二连接片(404)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二螺栓容置腔(405)内的螺栓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夹板(303)之间,所述第一活动腔(304)的长度匹配所述第一连接片(301)与所述第二连接片(404)的长度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杆箱式快速折叠微型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402)的下方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设有电动车控制器电路板和装有电池的电池仓,所述电动车控制器电路板和所述电池均与所述第二车轮(6)电连接,所述工作腔的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电池仓连通的电池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杆箱式快速折叠微型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402)的顶面设有防滑垫。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杆箱式快速折叠微型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组件(5)包括把手支架(501),所述把手支架(501)的中间通过轴承穿设有与所述把手支架(501)垂直的把手杆(502),所述把手杆(502)的下端通过轮叉与所述第二车轮(6)连接,所述把手杆(502)的上端设有控制车把(503);所述把手支架(501)的两端向下弯折且分别铰接于两根所述脚踏板侧边梁(401)上,所述把手支架(501)的两端设有两个对称且竖直布置的卡板平板(504),所述卡板平板(504)正对车尾方向的一侧为斜边,所述斜边的下端成型为卡角(505); 两根所述脚踏板侧边梁(401)之间设有水平布置的卡销轴(506),所述卡销轴(506)与两根所述脚踏板侧边梁(401)均垂直,所述卡销轴(506)上穿设有两个与所述卡板平板(504)位置对应的卡销(507),所述卡销(507)正对所述卡板平板(504)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卡角(505)配合的卡槽(508),所述卡销(507)的底部连接有收缩弹簧,所述收缩弹簧的末端连接于所述脚踏板侧边梁(40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杆箱式快速折叠微型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框基座(1)上设有操作把手,所述操作把手通过带套管的刹车线与所述卡销(507)的上端连接,所述带套管的刹车线布设于所述脚踏板(402)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杆箱式快速折叠微型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杆(502)包括通过第二连接装置(7)铰接的把手上杆(509)和把手下杆(510),所述第二连接装置(7)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把手上杆(510)下端的第三连接片(701),所述第三连接片(701)为矩形且与所述把手上杆(509)垂直布置,所述第三连接片(701)正对所述坐框基座(1)的侧边设有第三螺栓容置腔(702);所述第三连接片(701)的两侧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三螺栓容置腔(702)内的第一限位螺栓(703)连接有两个竖直的第二连接夹板(704),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夹板(704)平行布置,两个所述连接夹板(704)相对的侧面成型有对称的第二活动腔(705);所述第二活动腔(705)成型为矩形,所述第二活动腔(705)的宽度与所述第三连接片(701)的长度匹配; 所述把手下杆(5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三连接片(701)对应的第四连接片(706),所述第四连接片(706)正对所述坐框基座(1)的侧边设有第四螺栓容置腔(707),所述第四连接片(706)通过穿设于所述第四螺栓容置腔(707)内的第二限位螺栓(708)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夹板(704)之间,所述第二活动腔(705)的长度匹配所述第三连接片(701)与所述第四连接片(706)的长度之和; 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活动腔(705)内设有竖直布置的矩形限位片(709),所述矩形限位片(709)的长度匹配所述第二活动腔(705)的长度,所述矩形限位片(709)与所述第二活动腔(705)之间设有支撑弹簧,所述矩形限位片(709)的厚度与所述第三连接片(701)宽度之和小于两个所述第二活动腔(705)底面的间距;所述矩形限位片(709)的上沿和下沿分别开设有上缺口(710)和下缺口(711),所述上缺口(710)和所述下缺口(711)的长度均小于所述矩形限位片(709)的宽度,所述上缺口(710)的宽度匹配所述第三连接片(701)的厚度,所述下缺口(711)的宽度匹配所述第四连接片(706)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拉杆箱式快速折叠微型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夹板(704)正对所述坐框基座(1)侧边的中间穿设有第三限位螺栓(712),所述第三限位螺栓(712)与所述第一限位螺栓(703)和所述第二限位螺栓(708)均平行,所述坐框基座(1)的底面设有与所述脚踏板(402)侧边配合的第一卡扣(102)以及与所述第一限位螺栓(703)、所述第二限位螺栓(708)或所述第三限位螺栓(712)配合的第二卡扣(103);所述坐框基座(1)的底面还设有前轮定位卡件(104),所述前轮定位卡件(104)包括两个竖直且平行布置的卡片,两个所述卡片的间距匹配所述第二车轮(6)的宽度,所述卡片的末端向外翻折。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