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钢筋混凝土桥墩震后快速修复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桥墩震后快速修复方法,属土木工程领域。由承台、桥墩、高流动性早强水泥砂浆、不锈钢套管、耗能角钢、SMA组合环簧、水平螺杆、竖直螺杆、高强螺栓、纵筋、聚四氟乙烯薄膜组成。该方法的思想是将原墩底固结的桥墩改变为摇摆桥墩。修复时首先将损坏的混凝土清除,并将塑性铰区纵筋在桥墩底部截断。塑性铰区外包不锈钢套管并在套管中灌注高流动性早强水泥砂浆。耗能角钢和SMA组合环簧组成体外耗能体系。该方法施工操作简单,所需时间短,修复后的桥墩成为摇摆体系,避免了强震下修复后桥墩的再次损伤。不锈钢套管显著提升了修复桥墩的耐久性。体外耗能体系具有自复位功能,避免了角钢的破坏,简便易修。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北京;11 |
申请人: |
防灾科技学院 |
发明人: |
孙治国;杨葆;刘晓奎;刘瑜丽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5-07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7-30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376509.9 |
公开号: |
CN110067212A |
代理机构: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萍 |
分类号: |
E01D22/00(2006.01);E;E01;E01D;E01D22 |
申请人地址: |
101601 北京市通州区东燕郊学院街防灾科技学院 |
主权项: |
1.一种钢筋混凝土桥墩震后快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承台(1)、桥墩(2)、高流动性早强水泥砂浆(3)、不锈钢套管(4)、耗能角钢(5)、SMA组合环簧(6)、水平螺杆(7-1)、竖直螺杆(7-2)、高强螺栓(8)、纵筋(9)和聚四氟乙烯薄膜(10); SMA组合环簧(6)由相互扣合的SMA外环(12)和内环(13)组成;SMA外环(12)由镍钛合金制成,内环(13)由屈服强度在500-1000MPa的高强度钢制成;SMA外环(12)和内环(13)均呈环状,自上而下交替采用;SMA外环(12)的内环面与内环(13)的外环面接触,相互扣合,且SMA外环(12)的内环面与内环(13)的外环面均外贴聚四氟乙烯薄膜(10); SMA外环(12)共2个,每个SMA外环(12)包括2个内环面;内环(13)共3个,包括上内环(13-1)、下内环(13-3)、中内环(13-2)各1个;所有SMA外环(12)和内环(13)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为平面;上内环(13-1)、下内环(13-3)均各含1个外环面,中内环(13-2)含2个外环面; 高流动性早强水泥砂浆(3)流动度大于300mm,常温下24小时抗压强度大于20MPa; 施工步骤为:第一步,将桥墩(2)塑性铰区破碎的混凝土(11)清除干净,并将桥墩(2)破坏区域底部的纵筋(9)截断;第二步,桥墩(2)破坏区域外套不锈钢套管(4),不锈钢套管(4)中预留水平孔洞,水平螺杆(7-1)穿过预留水平孔洞且通过高强螺栓(8)固定于不锈钢套管(4);第三步,在不锈钢套管(4)内部浇筑高流动性早强水泥砂浆(3);第四步,在承台(1)中钻孔,孔中灌注高流动性早强水泥砂浆(3),然后植入竖直螺杆(7-2);第五步,在桥墩(2)与承台(1)间安装耗能角钢(5);耗能角钢(5)的竖直肢通过高强螺栓(8)和水平螺杆(7-1)与不锈钢套管(4)连接;耗能角钢(5)的水平肢通过竖直螺杆(7-2)与承台(1)相连;第六步,在耗能角钢(5)的水平肢上部安装SMA组合环簧(6);SMA组合环簧(6)通过其上部的高强螺栓(8)固定于耗能角钢(5)水平肢的上部;SMA组合环簧(6)自锁前的承载力小于耗能角钢(5)屈服对应的承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桥墩震后快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水平螺杆(7-1)、竖直螺杆(7-2)均设置螺纹;水平螺杆(7-1)沿不锈钢套管(4)高度方向设置2排,水平螺杆(7-1)穿过不锈钢套管(4),并在不锈钢套管(4)内侧设置高强螺栓(8),以便于水平螺杆(7-1)的锚固;在不锈钢套管(4)外侧,仍通过高强螺栓(8)将耗能角钢(5)的竖直肢与桥墩(2)连接;竖直螺杆(7-2)通过高流动性早强水泥砂浆(3)锚固于承台(1)中,竖直螺杆(7-2)仅设置1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桥墩震后快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不锈钢套管(4)与承台(1)之间预留20mm-30mm的空隙。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