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具有可调节悬架的车辆 |
摘要: |
一种用于车辆的阻尼控制系统,车辆具有悬架,悬架位于多个地面接合构件与车辆车架之间并且包括具有可调节阻尼特性曲线的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美国;US |
申请人: |
北极星工业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池边次郎;伊莱恩·M·斯科特;约瑟夫·保罗·努克索尔;布赖恩·D·克罗斯舍尔;史蒂文·R·弗兰克;乔纳森·P·奥克登-格劳斯;吉尔·M·基维斯特;马克西姆·科列斯尼科夫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7-11-17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8-13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780078488.1 |
公开号: |
CN110121438A |
代理机构: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金霞;王艳江 |
分类号: |
B60G17/016(2006.01);B;B60;B60G;B60G17 |
申请人地址: |
美国明尼苏达州 |
主权项: |
1.一种休闲车辆,包括:多个地面接合构件;车架,所述车架由所述多个地面接合构件支承;至少一个悬架,所述至少一个悬架将所述多个地面接合构件联接至所述车架,所述至少一个悬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可调节阻尼特性曲线的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传动系扭矩管理系统,所述传动系扭矩管理系统操作性地联接至所述多个地面接合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地面接合构件,所述传动系扭矩管理系统具有至少一个可调节传动系扭矩管理系统特性;至少一个空中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空中传感器定位在所述休闲车辆上,所述至少一个空中传感器对所述休闲车辆的运动特性进行监测;以及至少一个控制器,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操作性地联接至所述传动系扭矩管理系统、所述至少一个空中传感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确定所述休闲车辆是否处于空中状态,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响应于确定出所述休闲车辆处于所述空中状态而既改变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的所述可调节阻尼特性曲线又改变所述传动系扭矩管理系统的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传动系扭矩管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空中传感器由所述车架支承并且与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空中传感器大致沿着所述休闲车辆的纵向中心线平面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空中传感器包括加速度计。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空中传感器包括陀螺仪。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所述传动系扭矩管理系统的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传动系扭矩管理系统特性与所述传动系扭矩管理系统的原动机相关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与所述传动系扭矩管理系统的所述原动机相关联的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传动系扭矩管理系统特性被调节以改变所述车辆的俯仰。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所述传动系扭矩管理系统的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传动系扭矩管理系统特性与所述传动系扭矩管理系统的变速器相关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与所述传动系扭矩管理系统的所述变速器相关联的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传动系扭矩管理系统特性被调节以改变所述车辆的俯仰。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所述传动系扭矩管理系统的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传动系扭矩管理系统特性与所述传动系扭矩管理系统的制动系统相关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与所述传动系扭矩管理系统的所述制动系统相关联的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传动系扭矩管理系统特性被调节以改变所述车辆的俯仰。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空中传感器包括提供x轴加速度值、y轴加速度值和z轴加速度值的加速度计,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通过将合成加速度矢量的幅值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所述休闲车辆是否处于空中状态,所述合成加速度矢量基于所述x轴加速度值、所述y轴加速度值和所述z轴加速度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空中传感器包括提供x轴加速度值、y轴加速度值和z轴加速度值的加速度计,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通过将所述x轴加速度值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将所述y轴加速度值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将所述z轴加速度值与第三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所述休闲车辆是否处于空中状态。 14.一种休闲车辆,包括:多个地面接合构件;车架,所述车架由所述多个地面接合构件支承;至少一个悬架,所述至少一个悬架将所述多个地面接合构件联接至所述车架,所述至少一个悬架包括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能够构造成处于多个行驶模式,所述多个行驶模式各自具有相关联的阻尼特性曲线;多个车辆状况传感器,所述多个车辆状况传感器由所述多个地面接合构件支承;以及至少一个控制器,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操作性地联接至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和所述多个车辆状况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接收来自所述多个车辆状况传感器的多个输入,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通过下述方式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是否能够从所述多个行驶模式中的第一行驶模式重新构造成处于所述多个行驶模式中的第二行驶模式:确定是否满足第一状况,如果满足所述第一状况,则将所述至少一个减振器构造成处于所述第二行驶模式;如果不满足所述第一状况,则确定是否满足第二状况,如果满足所述第二状况,则将所述至少一个减振器构造成处于所述第二行驶模式;如果所述第一状况和所述第二状况都不满足,则将所述至少一个减振器保持处于所述第一行驶模式,其中,所述第一状况和所述第二状况中的仅一者基于来自所述多个车辆状况传感器的多个输入中的至少一个输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所述多个行驶模式中的每个行驶模式均具有相关联的阻尼特性曲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所述第一状况是所述第二行驶模式的阻尼特性曲线是否比所述第一行驶模式的阻尼特性曲线更牢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所述第二状况是车辆状况修正器状态是否是有效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所述第二状况基于来自所述多个车辆状况传感器的多个输入中的至少一个输入。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所述第二状况至少基于所述休闲车辆的地面速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4至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休闲车辆,还包括操作者界面,其中,从所述操作者界面接收关于所述多个行驶模式中的所述第二行驶模式的请求更改。 21.根据权利要求14至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休闲车辆,还包括通信系统,其中,从所述通信系统接收关于所述多个行驶模式中的所述第二行驶模式的请求更改。 22.一种休闲车辆,包括:多个地面接合构件;车架,所述车架由所述多个地面接合构件支承;至少一个悬架,所述至少一个悬架将所述多个地面接合构件联接至所述车架,所述至少一个悬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可调节阻尼特性曲线的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传动系扭矩管理系统,所述传动系扭矩管理系统操作性地联接至所述多个地面接合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地面接合构件,所述传动系扭矩管理系统具有至少一个可调节传动系扭矩管理系统特性;至少一个空中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空中传感器定位在所述休闲车辆上,所述至少一个空中传感器对所述休闲车辆的运动特性进行监测;以及至少一个控制器,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操作性地联接至所述传动系扭矩管理系统、所述至少一个空中传感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确定所述休闲车辆是否处于空中状态,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响应于确定出所述休闲车辆处于所述空中状态而在所述空中状态跨越第一时间段的情况下将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的所述可调节阻尼特性曲线改变成第一阻尼特性曲线、以及在所述空中状态跨越第二时间间隔的情况下将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的所述可调节阻尼特性曲线改变成第二阻尼特性曲线,所述第二时间间隔长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所述第二阻尼特性曲线比所述第一阻尼特性曲线硬。 24.一种对由驾驶员操作的车辆的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的阻尼特性进行控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车辆的横摆特性来确定所述车辆是否处于转弯和旋转中的一者;以及 基于所述横摆特性来对所述车辆的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的阻尼特性进行调节。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车辆具有纵向中心线竖向平面,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包括第一可调节减振器和第二可调节减振器,所述第一可调节减振器位于所述纵向中心线竖向平面的第一侧并且所述第一可调节减振器联接在所述车辆的车架与所述车辆的第一地面接合构件之间,所述第二可调节减振器位于所述纵向中心线竖向平面的第二侧并且所述第二可调节减振器联接在所述车辆的所述车架与所述车辆的第二地面接合构件之间,基于所述横摆特性来对所述车辆的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的阻尼特性进行调节的步骤包括增加所述第一可调节减振器的阻尼特性和所述第二可调节减振器的阻尼特性中的至少一者的步骤,其中,当所述车辆正在绕竖向轴线沿第一方向旋转时增加所述第一可调节减振器的阻尼特性,并且当所述车辆正在绕所述竖向轴线沿第二方向旋转时增加所述第二可调节减振器的阻尼特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车辆的所述横摆特性来确定所述车辆是否处于转弯和旋转中的一者的步骤包括下述步骤:对与所述横摆特性相关联的范围进行监测,从而在所述范围具有第一值时确定出所述车辆正在旋转。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范围是角度特性,并且确定所述车辆正在旋转的步骤包括将所述横摆特性的所述角度特性与阈值进行比较的步骤,所述阈值小于所述第一值。 28.一种对由驾驶员操作的车辆的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的阻尼特性进行控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接收来自由所述车辆支承的多个传感器的多个输入,所述多个传感器包括具有第一输入的第一传感器和具有第二输入的第二传感器; (b)至少基于来自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所述第一输入来反应性地确定所述车辆是否正在转弯; (c)至少基于来自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所述第二输入来预测性地确定所述车辆是否正在转弯;以及 (d)当在步骤(b)或者在步骤(c)中确定出所述车辆正在转弯时对所述车辆的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的所述阻尼特性进行调节。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在步骤(b)或者在步骤(c)中确定出所述车辆正在转弯时对所述车辆的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的所述阻尼特性进行调节的步骤包括下述步骤:当步骤(b)和步骤(c)都指示出所述车辆正在转弯时,基于步骤(b)来对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的所述阻尼特性进行调节。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所述车辆的角度特性,并且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所述车辆的转向装置的角度特性。 31.根据权利要求28至3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是横摆率传感器。 32.一种休闲车辆,包括:多个地面接合构件;车架,所述车架由所述多个地面接合构件支承;至少一个悬架,所述至少一个悬架将所述多个地面接合构件联接至所述车架,所述至少一个悬架包括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能够构造成处于多个行驶模式,所述多个行驶模式各自具有相关联的阻尼特性曲线;多个车辆状况传感器,所述多个车辆状况传感器由所述多个地面接合构件支承,所述多个车辆状况传感器包括横摆特性传感器;以及至少一个控制器,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操作性地联接至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和所述多个车辆状况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接收来自所述多个车辆状况传感器的多个输入,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配置成基于来自所述横摆特性传感器的输入来确定所述车辆何时正在转弯。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基于在所述车辆正在转弯时来自所述横摆特性传感器的输入来确定所述车辆正在转弯的方向。 34.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具有纵向中心线竖向平面,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包括第一可调节减振器和第二可调节减振器,所述第一可调节减振器位于所述纵向中心线竖向平面的第一侧并且所述第一可调节减振器联接在所述车辆的所述车架与所述车辆的所述多个地面接合构件中的第一地面接合构件之间,所述第二可调节减振器位于所述纵向中心线竖向平面的第二侧并且所述第二可调节减振器联接在所述车辆的所述车架与所述车辆的所述多个地面接合构件中的第二地面接合构件之间,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在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确定出所述车辆正在绕所述车辆的竖向轴线沿第一方向旋转时对所述第一可调节减振器的至少一个阻尼特性进行调节并且在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确定出所述车辆正在绕所述竖向轴线沿第二方向旋转时对所述第二可调节减振器的至少一个阻尼特性进行调节,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当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确定出所述车辆正在绕所述车辆的所述竖向轴线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时增加所述第一可调节减振器的至少一个阻尼特性,并且当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确定出所述车辆正在绕所述车辆的所述竖向轴线沿所述第二方向旋转时增加所述第二可调节减振器的至少一个阻尼特性。 36.根据权利要求32至3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还配置成基于来自所述横摆特性传感器的输入来确定所述车辆何时正在旋转。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具有纵向中心线竖向平面,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包括第一可调节减振器和第二可调节减振器,所述第一可调节减振器位于所述纵向中心线竖向平面的第一侧并且所述第一可调节减振器联接在所述车辆的所述车架与所述车辆的所述多个地面接合构件中的第一地面接合构件之间,所述第二可调节减振器位于所述纵向中心线竖向平面的第二侧并且所述第二可调节减振器联接在所述车辆的所述车架与所述车辆的所述多个地面接合构件中的第二地面接合构件之间,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在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确定出所述车辆正在旋转时对所述第一可调节减振器的至少一个阻尼特性进行调节并且对所述第二可调节减振器的至少一个阻尼特性进行调节。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当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确定出所述车辆正在旋转时,增加所述第一可调节减振器的至少一个阻尼特性并且增加所述第二可调节减振器的至少一个阻尼特性。 39.一种休闲车辆,包括:多个地面接合构件;车架,所述车架由所述多个地面接合构件支承;至少一个悬架,所述至少一个悬架将所述多个地面接合构件联接至所述车架,所述至少一个悬架包括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能够构造成处于多个行驶模式,所述多个行驶模式各自具有相关联的阻尼特性曲线;多个车辆状况传感器,所述多个车辆状况传感器由所述多个地面接合构件支承,所述多个车辆状况传感器包括环境天气传感器;以及至少一个控制器,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操作性地联接至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和所述多个车辆状况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接收来自所述多个车辆状况传感器的多个输入,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基于来自所述环境天气传感器的输入来对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的至少一个阻尼特性进行调节。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所述环境天气传感器是环境空气温度传感器。 41.一种对由驾驶员操作的车辆的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的阻尼特性进行控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车辆周围的环境的环境天气状况的指示;以及 基于所接收到的环境天气状况的所述指示来对所述车辆的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的所述阻尼特性进行调节。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环境天气状况是环境空气温度。 43.一种对由驾驶员操作的车辆的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的阻尼特性进行控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感测所述车辆所穿越的地形的变化;以及 基于所感测到的地形的变化来对所述车辆的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的所述阻尼特性进行调节。 44.一种对由驾驶员操作的车辆的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的阻尼特性进行控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存储至少一个历史悬架阻尼特性和与所述至少一个历史悬架阻尼特性相对应的至少一个车辆位置;以及 基于与第一车辆位置相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历史悬架阻尼特性来对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在所述第一车辆位置处的阻尼特性进行调节。 45.一种由驾驶员操作的休闲车辆,所述休闲车辆包括: 多个地面接合构件; 车架,所述车架由所述多个地面接合构件支承; 至少一个悬架,所述至少一个悬架将所述多个地面接合构件联接至所述车架,所述至少一个悬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可调节阻尼特性曲线的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 多个车辆状况传感器,所述多个车辆状况传感器由所述多个地面接合构件支承; 至少一个控制器,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操作性地联接至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和所述多个车辆状况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接收来自所述多个车辆状况传感器的多个输入;以及 用户界面系统,所述用户界面系统由所述车架支承,所述用户界面系统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能够配置成利用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器来显示屏幕布局,所述屏幕布局包括下述项中的至少一者:(i)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的至少一个阻尼特性的至少一个数字指示;以及(ii)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的所述至少一个阻尼特性的至少一个图形表示,所述屏幕布局还包括下述项中的至少一者:(i)有效车辆状况修正器的通知,所述有效车辆状况修正器改变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的所述至少一个阻尼特性;以及(ii)车辆转向角指示器。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阻尼特性与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的压缩阻尼值相关。 47.根据权利要求45或46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阻尼特性与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的回弹阻尼值相关。 48.根据权利要求45至4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所述屏幕布局还包括车辆g-力指示器,所述车辆g-力指示器提供所述车辆正在经历的g-力的幅值的第一指示以及所述车辆正在经历的g-力的方向的第二指示。 49.根据权利要求45至4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屏幕布局还包括所述车辆的图形表示,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悬架中的第一悬架相关联的第一减振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悬架中的第二悬架相关联的第二减振器,所述第一减振器位于所述车辆的竖直纵向车辆中心线平面的第一侧,并且所述第二减振器位于所述竖直纵向车辆中心线平面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反。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数字指示的第一数字指示与所述第一减振器相关联且位于所述车辆的所述图形表示的第一侧,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数字指示的第二数字指示与所述第二减振器相关联且位于所述车辆的所述图形表示的第二侧,所述车辆的所述图形表示的所述第二侧与所述车辆的所述图形表示的所述第一侧相反。 51.根据权利要求49或50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图形指示的第一图形指示与所述第一减振器相关联且位于所述车辆的所述图形表示的第一侧,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图形指示的第二图形指示与第二减振器相关联且位于所述车辆的所述图形表示的第二侧,所述车辆的所述图形表示的所述第二侧与所述车辆的所述图形表示的所述第一侧相反。 52.根据权利要求45至4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所述屏幕布局还包括所述车辆的图形表示,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悬架中的第一悬架相关联的第一减振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悬架中的第二悬架相关联的第二减振器,所述第一悬架是所述车辆的前悬架,并且所述第二悬架是所述车辆的后悬架。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数字指示的第一数字指示与所述第一减振器相关联且靠近所述车辆的所述图形表示的前部部分定位,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数字指示的第二数字指示与所述第二减振器相关联且靠近所述车辆的所述图形表示的后部部分定位。 54.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图形指示的第一图形指示与所述第一减振器相关联且靠近所述车辆的所述图形表示的前部部分定位,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图形指示的第二图形指示与所述第二减振器相关联且靠近所述车辆的所述图形表示的后部部分定位。 55.根据权利要求45至5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休闲车辆,其中,对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节减振器的所述至少一个阻尼特性进行改变的所述有效车辆状况修正器的所述通知与抗点头状况、转弯状况、行驶状况、后坐状况、制动状况、侧倾/转弯状况、以及跳跃/俯仰状况中的一者相关联。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