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及作业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及作业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及作业方法,装置包括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和水面垃圾收集推网,所述水面垃圾收集推网连接在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之间;所述水面垃圾收集推网包括浮球组、重力坠子组、网囊、架杆、上连接杆、支持杆、上渔网专用绳、中间渔网专用绳、下渔网专用绳、拉环、铁片、按钮、弹簧、渔网和下铝合金杆;本发明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在作业时,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的距离可以根据水面的宽度进行调节,在特别狭窄的水面区域,还可以通过前后的排列方式进行作业,使得该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能够灵活的在各种不同水面宽度环境中进行作业,提高水面垃圾的清理效率。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广东;44
申请人: 广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分所
发明人: 熊俊峰;叶扬青;肖金超;刘继海;何玉庆;苑明哲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5-30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8-16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460326.5
公开号: CN110126995A
代理机构: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斌
分类号: B63B35/32(2006.01);B;B63;B63B;B63B35
申请人地址: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海滨路1121号
主权项: 1.一种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1)和水面垃圾收集推网(2),所述水面垃圾收集推网(2)连接在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1)之间; 所述水面垃圾收集推网(2)包括浮球组(3)、重力坠子组(4)、网囊(5)、架杆(6)、上连接杆(7)、支持杆(8)、上渔网专用绳(9)、中间渔网专用绳(10)、下渔网专用绳(11)、拉环(13)、铁片(14)、按钮(15)、弹簧(16)、渔网(17)和下铝合金杆(18); 所述架杆(6)安装于无人推网作业船(1)的船头,所述上连接杆(7)与架杆(6)垂直安装,并使上连接杆(7)超过无人推网作业船(1)船头;在所述上渔网专用绳(9)和下渔网专用绳(11)之间安装渔网(17)和支持杆(8),所述上渔网专用绳(9)与上连接杆(7)连接,下渔网专用绳(11)与下连接杆(18)连接,所述中间渔网专用绳(10)上安装浮球组(3),所述下渔网专用绳(11)上安装重力坠子组(4),在水面垃圾收集推网(2)中间安装网囊(5); 所述上连接杆(7)两端安装按钮(15),按钮(15)下安装弹簧(16),在按钮(15)与弹簧(16)安装有铁片(14),当一端按钮(15)按下时,另一端按钮(15)也会同步缩回,用于作业完成后对水面垃圾收集推网(2)的拆卸;所述架杆(6)与上连接杆(7)相连时,弹簧(16)顶起按钮(15)保证上连接杆(7)与架杆(6)不会分离。 2.根据权利要1所述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渔网专用绳(10)设置在渔网(17)靠下部三分之一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杆(6)与无人推网作业船(1)的船头呈30°-60°之间的任意角度安装。 4.根据权利要1所述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杆(7)和下连接杆(18)均设有拉环(13);上渔网专用绳(9)通过上连接杆(7)上的拉环(13)连接,下渔网专用绳(11)通过下连接杆(18)上的拉环(13)连接。 5.根据权利要1或4所述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杆(7)和下连接杆(18)均采用铝合金杆。 6.根据权利要1所述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渔网专用绳(10)安装位置比下渔网专用绳(11)高,使整个水面垃圾收集推网(2)总有1/3在水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渔网(17)采用多股聚乙烯编织成的对角线为1.5cm*1.5cm的菱形网孔聚乙烯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囊(5)六边安装渔网(17),其中网囊(5)正面只在中间渔网专用绳(10)和下渔网专用绳(11)之间安装渔网(17),防止进行作业时有鱼虾进入网囊(5)影响作业效果;在网囊(5)正面安装两扇塑料门(12),所述塑料门(12)安装于正面渔网(17)内,作业时通过水流的力推开门,使水面垃圾能够顺着水流进入网囊(5)内;当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1)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倒船时,塑料门(12)会因为正面渔网(17)的阻挡而关闭,使搜集的水面垃圾不会因为倒船而漂到外面;网囊(5)后部中间装有卡扣(19),当水面垃圾收集满后,打开卡扣,水面垃圾就能从后部倾倒至垃圾桶中,方便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门(12)能插入到支持杆(8)内,并能进行360°旋转,作业时,塑料门(12)会因为网囊(5)正面和侧面渔网(17)的阻挡而不会360°旋转,只会向内90°的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的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开始作业前,水面垃圾收集推网(2)通过架杆(6)分别连接在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1)上,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1)通过事先规划的路径进行作业,同时推动水面垃圾收集推网(2),水面垃圾收集推网(2)在被推动的同时,张开的渔网(17)收集作业路径上的水面垃圾,水面垃圾通过水流作用漂至网囊(5)内,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1)中间部分的水面垃圾收集推网(2)为柔性结构,调节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1)之间的距离,能够适应大部分河道宽度,对于断头的支流,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能够在清理完断头支流后,倒船回到河道上继续作业,当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1)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能够避开障碍物,并在通过障碍物后,回到事先规划好的路径; 面对不同的河道宽度进行不同的作业模式,当河道宽度大于3米时,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1)能够并排作业,当部分河道宽度过小,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1)不能够并排作业时,让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1)一前一后作业,水面垃圾收集推网(2)也能正常清理河道水面垃圾; 无人推网作业船(1)进行倒船时,水流推动网囊(5)的塑料门(12),但是网囊(5)前面的渔网(17)又使塑料门(12)不能往前打开,这样就使网囊(5)收集的水面垃圾不会因为倒船而漂到网囊(5)外面,影响作业效果; 当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1)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路径、调整方向、倒船等操作避开障碍物,并在通过障碍物后,回到事先规划好的路径。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