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喀斯特岩溶地区超深基坑信息化自动化监测方法及装置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喀斯特岩溶地区超深基坑信息化自动化监测方法及装置,包括压差式测量传感器、盒式固定测斜仪、智能型全站仪、数据传输系统、数据接收端。本发明优势在于:(1)相比于传统人工采集原始数据进行再计算的方法,全自动化监测更能保证数据真实性和实时性。(2)监测数据得到了及时反馈,可以让相关管理人员及时了解现场情况,降低施工风险。(3)装置可重复使用,即可重复用于其他项目监测。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岳巍;叶国昌;韩承成;杨凯;喻军;魏鹏飞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6-04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8-16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481788.5 |
公开号: |
CN110130299A |
代理机构: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楠;李余江 |
分类号: |
E02D1/00(2006.01);E;E02;E02D;E02D1 |
申请人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迎宾大道95号交通局大楼6楼904室 |
主权项: |
1.一种喀斯特岩溶地区超深基坑信息化自动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压差式变形测量系统、盒式固定测斜仪、智能型全站仪、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接收端构成一种喀斯特岩溶地区超深基坑信息化自动化监测装置;在施工现场根据测点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安装多个现场测控单元,构成现场测控网络,现场测控网络通过数据传输系统如GPRS通信模块无线传输,建立与中控室的通讯链路;工作人员在中控室完成对现场测控单元的远程无线测控,实现包括远程数据采集、系统控制在内的功能,达到全自动监控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喀斯特岩溶地区超深基坑信息化自动化监测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差式变形测量系统由多个压差式变形测量传感器通过一根充满液体的PU管连接在一起,最后连接到一个储液罐上;测点相对于基点储液罐中的液面的相对高差即产生变化,测点测值改变,此改变量即为该测点沉降量,通过数据传输系统传输至数据接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喀斯特岩溶地区超深基坑信息化自动化监测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固定固定测斜仪与安装附件架固定住,然后将附架固定到被测物体表面;然后使用传感器连接电缆,测试盒式固定测斜仪采集数据;盒式固定测斜仪测得倾斜数据后,通过数据传输系统传输至数据接收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喀斯特岩溶地区超深基坑信息化自动化监测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选定合适的位置布设智能型全站仪,让全站仪到测点的距离控制在200米范围内;通过远程控制服务器安装GeoMos监测系统,实现远程控制,数据自动处理,预报警等相关功能;智能型全站仪所测得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进行传输,中控室PC通过软件GeoMos对数据进行处理。 5.一种喀斯特岩溶地区超深基坑信息化自动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差式变形测量系统、盒式固定测斜仪、智能型全站仪、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接收端;所述压差式变形测量系统由多个压差式变形测量传感器(3)由固定支架(4)固定并通过一根充满液体的PU管(5)连接在一起,最后连接到一个储液罐上,以压差式变形测量传感器(3)和储液罐所在的位置作为测点;数据传输系统设置在每一个压差式变形测量传感器(3)旁,数据传输系统设置包括一个数据传输器(1),该数据传输器(1)通过数据线连接数据接收端;所述盒式固定测斜仪安装在结构件表面上;所述智能型全站仪按照工勘确定的位置布置多台,智能型全站仪到测点的距离控制在200米范围内。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