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喀斯特地区水土养分迁移监测装置及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喀斯特地区水土养分迁移监测装置及方法,属于户外水土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在地上的支架;在支架的上顶部安装有填土凹台;在填土凹台上还铺设有实验土层;在填土凹台的下底部沿其高度方向开有渗流孔;第一收集管通过渗流孔安装在填土凹台上,且第一收集管的另一端与地下收集桶相连通;在填土凹台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个隔板;在填土凹台的内壁上端与隔板相接的位置处开有径流孔;第二收集管通过径流孔安装在填土凹台上,且第二收集管的另一端与地表收集桶相连通;在填土凹台的顶部还安装有模拟降雨组件,本发明有效解决当前缺少对于喀斯特地区水土养分迁移情况进行可靠准确分析的问题,主要应用于实验室对喀斯特地区降水进行模拟实验。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贵州;52 |
申请人: |
贵州师范大学 |
发明人: |
熊康宁;罗鼎;刘子琦;李渊;李开萍;余逍;伏圆圆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7-19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9-20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656332.8 |
公开号: |
CN110261581A |
代理机构: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分类号: |
G01N33/24(2006.01);G;G01;G01N;G01N33 |
申请人地址: |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宝山北路116号 |
主权项: |
1.一种喀斯特地区水土养分迁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地上的支架(1);在支架(1)的上顶部安装有填土凹台(2);在填土凹台(2)上还铺设有实验土层(8);在填土凹台(2)的下底部沿其高度方向开有渗流孔(21);第一收集管(3)通过渗流孔(21)安装在填土凹台(2)上,且第一收集管(3)的另一端与地下收集桶(4)相连通;在填土凹台(2)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个隔板(22);在填土凹台(2)的内壁上端与隔板(22)相接的位置处开有径流孔(23);第二收集管(5)通过径流孔(23)安装在填土凹台(2)上,且第二收集管(5)的另一端与地表收集桶(6)相连通;在填土凹台(2)的顶部还安装有模拟降雨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喀斯特地区水土养分迁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1)包括设置在前端的固定杆(11)以及设置在后端的伸缩杆(12);固定杆(11)与伸缩杆(12)相平行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喀斯特地区水土养分迁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隔板(22)包括设置在实验土层(8)表面上的顶部隔板(221)和设置在填土凹台(2)内底面上的底部隔板(222);径流孔(23)与顶部隔板(221)相邻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喀斯特地区水土养分迁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渗流孔(21)的数目与径流孔(23)相同,且渗流孔(21)设置在填土凹台(2)下底面与底部隔板(222)相邻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喀斯特地区水土养分迁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单个径流孔(23)的面积大小区间为隔板(22)面积大小的10-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喀斯特地区水土养分迁移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模拟降雨组件(7)的工作面始终与地面保持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一种喀斯特地区水土养分迁移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完成装置中各个组件的安装连接,并将准备好的土壤填入填土凹台(2)内部作为土层(8),同时取样记录土层(8)内土壤中的Na、K、Cl等元素含量; S2、向土层(8)中加入元素性质稳定的检测试剂; S3、使用模拟降雨组件(7)向土层(8)上进行定时定量的降雨; S4、在一个监测周期内分别对地下收集桶(4)、地表收集桶(6)及土层(8)进行取样,检测不同位置处土壤Na、K、Cl等元素含量; S5、分别以填土凹台(2)的倾角大小、降雨时长及降雨强度作为变量重复实施S1至S4。 8.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喀斯特地区水土养分迁移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拟降雨组件(7)进行降雨时使用不含有待检测元素的纯净水作为雨水。 9.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喀斯特地区水土养分迁移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土层(8)上种植有植作物;模拟降雨组件(7)进行降雨时使用采集到的降水作为雨水;且降雨时长和强度与作物生长期内正常获得的时长和强度相当。 10.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喀斯特地区水土养分迁移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模拟降雨组件(7)的降雨轻度不大于50mL/h时,每30分钟取样一次;大于50mL/h时增加取样时间间隔;取样多少根据检测仪器需要使用的样品量三倍收取。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