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基于针尖纳米孔单分子检测技术的实时监控酶切反应的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针尖纳米孔单分子检测技术的实时监控酶切反应的方法,属于荧光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中利用针尖纳米孔将溶液分为纳米孔内和纳米孔外两个区域,在电泳驱动下使剪切酶和/或能够与荧光标记的基因特异性吸附的物质进入针尖纳米孔内,或者使负载有荧光标记的基因的纳米材料进入凹槽内(即针尖纳米孔外),通过观察电流信号和荧光信号的变化实现实时监控酶切反应。针尖纳米孔对检测区域的物理分离,以及电泳控制待检测分子的移动,避免了其他外界因素对反应的干扰,膜片钳和荧光显微镜技术的结合能实时观察到反应动态,为纳米材料对酶切保护机理的研究提供更直接的证明。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重庆;50 |
申请人: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发明人: |
谢婉谊;王德强;何石轩;方绍熙;梁丽媛;王赟姣;周硕;殷博华;周大明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5-16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8-16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406959.8 |
公开号: |
CN110132921A |
代理机构: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分类号: |
G01N21/64(2006.01);G;G01;G01N;G01N21 |
申请人地址: |
400714 重庆市北碚区方正大道266号 |
主权项: |
1.一种基于针尖纳米孔单分子检测技术的实时监控酶切反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向针尖纳米孔(101)内注入含纳米材料的电解质溶液,备用;所述纳米材料上负载有荧光标记的基因;然后取具有凹槽(105)的盖玻片(102),向所述凹槽内注入含剪切酶和/或能够与所述荧光标记的基因特异性吸附的物质的电解质溶液,将所述针尖纳米孔固定在所述盖玻片上且所述针尖纳米孔的针尖位于凹槽内;接着连接膜片钳(106),将所述膜片钳探头端引出的电极(104)插入所述针尖纳米孔内,另一端电极(103)置于所述凹槽内;最后将所述盖玻片置于倒置荧光显微镜(107)上,在所述膜片钳控制电泳驱动下使剪切酶和/或能够与所述荧光标记的基因特异性吸附的物质进入所述针尖纳米孔内,或者使纳米材料进入所述凹槽内,通过观察电流信号和荧光信号的变化实现实时监控酶切反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溶液为浓度是200-500mM,pH=7-8的KCl溶液或NaCl溶液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具有荧光淬灭效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为氧化石墨烯、金纳米或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形成的复合纳米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部厚度为0.13-0.17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钳探头端引出的电极为Ag/AgCl电极或铂丝电极中的一种,另一端电极为Ag/AgCl电极或铂丝电极中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纳米孔的针尖直径为5-500n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纳米孔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毛细管浸泡于食人鱼刻蚀液中在25-80℃下处理15-120min,然后取出所述毛细管经清洗后烘干,最后利用模板法或拉直法制出针尖纳米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人鱼刻蚀液由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和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按体积比3:1混合而成。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具体为用氮气吹干或真空烘干。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