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用于软塑土地的基坑开挖方法
专利名称: 用于软塑土地的基坑开挖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软塑土地的基坑开挖方法,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通过在开挖面及时铺填形成硬化层的土方开挖方法,硬化层不仅可以满足施工机械运作的承载力要求,更可以增强放坡过程中坡面的稳定性,可以有效控制土体流变对开挖面的破坏,从而维持挖机下卧土体临空面的稳定,实现土方开挖施工的顺利进行,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场施工机械无法正常运行,以及软土流变导致基坑开挖面的破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软塑土地的基坑开挖方法能够为软土地区的土方开挖提供一种可行的施工方法,可在软土地区的基坑工程中推广应用。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云南;53
申请人: 云南建投第十二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云坤;郭磊;蒲七;胡利韦;刘耀;王磊;李志坚;罗毅;白景翰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6-27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9-10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566552.1
公开号: CN110219304A
代理机构: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张丽昆
分类号: E02D17/02(2006.01);E;E02;E02D;E02D17
申请人地址: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东风东路48号金泰大厦15楼
主权项: 1.一种用于软塑土地的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基坑开挖前地面铺填第一硬化层; 步骤二、将土方分段放坡开挖至第一分层标高; 步骤三、在开挖的原状土上铺填第二硬化层; 步骤四、在满足下一工况开挖要求时,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分层标高所有分段的土方; 其中,在进行最后分层标高分段放坡开挖时,超挖预设厚度的土地,在最后开挖的原状土上铺填最后硬化层,以使最后成形后的硬化层的标高与最后分层标高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软塑土地的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还包括以下步骤: 每一次进行土方开挖时,进行分段放坡开挖,每一段分段的原状土上均铺填有硬化层; 其中,每一次放坡开挖的放坡坡率小于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软塑土地的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层的硬化层的成形步骤包括:在开挖的原状土上铺填砖渣材料,经碾压挤淤形成硬化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软塑土地的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硬化层材料的由下述原料组成的: 其中,按设计要求完成硬化层的成形,按上述百分重量比将砖渣、脱硫渣、水泥搅拌均匀,加入预先由上述百分重量比的所述激化剂和水配置成浆料,经配喷涂成形后形成硬化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软塑土地的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超挖的土方厚度范围为300mm-500mm; 每一层硬化层的厚度范围为1000mm-20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软塑土地的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层硬化层的布置方式为间隔带状铺设或满平面铺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软塑土地的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之前还包括准备步骤:在基坑的外侧布置支护结构,在支护结构成形后,进行基坑土方的开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软塑土地的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准备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10、预先制备支护桩、三轴搅拌桩和钢板桩; 20、平整场地,对支护桩进行定位; 30、对于定位后的支护桩位置背离挖设基坑的位置施工坑外三轴搅拌桩; 40、对于定位后的支护桩位置靠近挖设基坑的位置施工坑内钢板桩; 50、待三轴搅拌桩凝固达到强度要求后,在三轴搅拌桩和钢板桩之间进行支护桩的施工; 60、待支护桩初凝后,将坑内的钢板桩抽出; 70、沿着支护桩背离三轴搅拌桩的一侧开挖基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软塑土地的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支护桩的施工的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支护桩进行跳桩施工; 进行相邻的三个根支护桩时,先施工第一根支护桩和第三根支护桩,待第一根支护桩和第三根支护桩成型后施工中间第二根支护桩。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软塑土地的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桩呈直线型钢板桩; 所述直线型钢板桩采用分段施工,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线型钢板桩连接;且每段所述直线型钢板桩的长度范围为20m-30m。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