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液相分离装置
专利名称: 一种液相分离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相分离装置。该液相分离装置包括把手、活塞式螺杆、上压帽、液缸、下压帽和过滤膜;活塞式螺杆包括螺杆和柱形活塞,螺杆的顶端与把手相连接,螺杆的底端与柱形活塞相连接;上压帽的凹槽内侧壁与液缸的上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下压帽的凹槽内侧壁与液缸的下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螺杆穿设于第一通孔并与上压帽螺纹活动连接;下压帽的凹槽的槽底的内表面与过滤膜相抵接;下压帽的凹槽的槽底开设有第二通孔。该装置在检测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加入一定值的力之后,通过活塞式螺杆进行旋转式向下压缩,促使柱形活塞移动,在液相分离的过程中,实现及时开关功能,极大的缩短了液相分离过程的时间,达到室内评价测定参数的功能。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北京;11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常鹏梅;任从军;王斌;曹建;孙睿;孙新宇;刘聪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0-22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9-10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1708488.3
公开号: CN209372530U
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党晓林;刘鑫
分类号: G01N1/34(2006.01);G;G01;G01N;G01N1
申请人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
主权项: 1.一种液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相分离装置包括把手、活塞式螺杆、上压帽、液缸、下压帽和过滤膜; 所述活塞式螺杆包括螺杆和柱形活塞,所述螺杆的顶端与所述把手相连接,所述螺杆的底端与所述柱形活塞相连接; 所述液缸为上下贯穿的柱状腔体,所述上压帽和所述下压帽均为凹槽式柱状结构;所述上压帽的凹槽内侧壁与所述液缸的上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下压帽的凹槽内侧壁与所述液缸的下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上压帽的凹槽的槽底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上压帽螺纹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柱形活塞的直径以满足所述柱形活塞能够与所述上压帽实现抵接; 所述柱形活塞的外侧壁与所述液缸的内侧壁相密封抵接,所述柱形活塞能够在所述液缸的腔体内上下移动; 所述下压帽的凹槽的槽底的内表面与所述过滤膜相抵接;所述下压帽的凹槽的槽底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外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与外接相连通处设置有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的材质为35CrMo合金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与所述螺杆的上端通过可拆卸方式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液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选自不同重量的把手,用于提供所述螺杆向下运动的不同强度的动力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材质为35CrMo合金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活塞的外侧壁与所述液缸的内侧壁通过套设于所述柱形活塞外侧设置的第一密封圈实现密封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数量为均匀分布的3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材质为丁腈橡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帽的凹槽内侧壁与所述液缸的上端的外侧壁通过螺纹方式固定连接,且进一步通过套设于所述液缸的上端的外侧壁的第二密封圈实现密封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材质为丁腈橡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帽的凹槽内侧壁与所述液缸的下端的外侧壁通过螺纹方式固定连接,且进一步通过套设于所述液缸的下端的外侧壁的第三密封圈实现密封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密封圈的材质为丁腈橡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式螺杆、所述上压帽、所述液缸和所述下压帽的材质均为有机玻璃。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的孔径为0.22μm-0.45μm。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与所述液缸的腔体直径比为(0.4-0.6):1。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