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瓷坯脱模装置
专利名称: 瓷坯脱模装置
摘要: 本发明属于陶瓷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瓷坯脱模装置,包括模具、充气装置、去顶装置、取坯装置和输送单元;所述充气装置用于与模具底部的进气口对接并向模具型腔内充气;所述去顶装置用于将模具顶板移除,所述取坯装置用于将陶瓷坯体从模具型腔内取出;所述输送单元用于驱动模具在充气装置和取坯装置之间进行转移。本发明根据新型陶瓷模具的结构特性,采用一系列独创的机械装备结合对模具自身结构的改造实现了陶瓷坯体的自动化脱模,大大提高了陶瓷生产加工效率,节约了劳动成本。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安徽;34
申请人: 安徽智汇和专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廖玉琴;张本玲;李姝;冯正杰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5-30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8-30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462536.8
公开号: CN110181675A
代理机构: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杨万明
分类号: B28B13/06(2006.01);B;B28;B28B;B28B13
申请人地址: 230041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徽州大道金融港A6层
主权项: 1.一种瓷坯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10)、充气装置(51)、去顶装置(52)、取坯装置(53)和输送单元;所述模具(10)包括弹性材料制成的环形模套(11),以及分别位于环形模套(11)上下两端的顶板(12)和底板(13),所述环形模套(11)、顶板(12)、底板(13)共同围合成用于容纳陶瓷粉料和坯体(101)的型腔;所述底板(13)上设有充气单元,所述充气单元包括开设在底板(13)内部的气气道(135)以及气道(135)两端设置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底板(13)底面上,所述出气口位于底板(13)顶面并与环形模套(11)的内环面对应设置;所述出气口处设有活动塞块(134),所述活动塞块(134)被装配为能够在以下两工位件进行切换:工位一,活动塞块(134)封堵在所述出气口上并作为所述型腔内壁的一部分;工位二,活动塞块(134)从出气口移除使气道(135)与所述型腔连通;所述充气装置(51)用于与模具(10)底部的进气口对接并向模具(10)型腔内充气;所述去顶装置(52)用于将模具(10)顶板(12)移除,所述取坯装置(53)用于将陶瓷坯体(101)从模具(10)型腔内取出;所述输送单元用于驱动模具(10)在充气装置(51)和取坯装置(53)之间进行转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瓷坯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51)包括一空心伸缩杆(511),所述空心伸缩杆(511)的内腔通过管路与高压气源连通,所述空心伸缩杆(511)的上端设有排气孔(512),所述空心伸缩杆(511)与第三竖直活塞缸的活塞杆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瓷坯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顶装置(52)位于充气装置(51)上方,所述去顶装置(52)包括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的第二压板(523),所述第二压板(523)的下端设有第二压环(525),所述第二压环(525)的中心设有第一吸盘(524),所述第一吸盘(524)与负压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压板(523)上端与第一竖直活塞缸(521)的活塞杆固接,所述第一竖直活塞缸(521)与第一水平电缸(522)的滑块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瓷坯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坯装置(53)包括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第三压板(533),所述第三压板(533)下端设有第二吸盘(534),所述第二吸盘(534)与负压管路连通,所述第三压板(533)上端与第二竖直活塞缸(531)的活塞杆固接,所述第二竖直活塞缸(531)与第二水平电缸(532)的滑块固接;所述取坯装置(53)下方间隔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相互品行间隔设置的限位条(548),两限位条(548)之间的间距小与所述底板(13)的直径,两限位条(548)之间的缝隙位于所述模具(10)的运动路径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瓷坯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单元包括转盘(541),所述转盘(541)边缘开设有U型缺口(542),所述转盘(541)周面外侧设有围壁(544),所述转盘(541)下方设有托板(543),所述围壁(544)周向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缺口部,其中一个缺口部与上料输送带(545)对接,另一缺口部与下料输送带(546)对接,且该缺口部上方设有用于将模具(10)从U型缺口(542)部推送至下料输送带(546)的推块(547),所述推块(547)与一水平气缸的活塞杆固接;所述充气装置(51)、去顶装置(52)和取坯装置(53)均位于U型缺口(542)的回转路径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瓷坯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3)内还设有联动单元,所述联动单元被装配为当气道(135)与高压气源接通时联动单元能够将处于所述工位一的活动塞块(134)驱动至所述工位二,且当气道(135)与高压气源断开时活动塞块(134)能够从所述工位二复位至所述工位一。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瓷坯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塞块(134)为环形,所述活动塞块(134)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在底板(13)上开设的环槽内,所述气道(135)与所述环槽的侧壁贯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瓷坯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塞块(134)的内环面上凸伸设置有一环形活塞(1341),所述环形活塞(1341)与所述环槽侧壁上开设的活塞腔(137)构成滑动配合,所述气道(135)上设有与环形活塞(1341)上侧活塞腔(137)连通的分支气路(136),当分支气路(136)对活塞腔(137)加压时能够驱动活动塞块(134)下移;所述活动塞块(134)与底板(13)之间还设有弹性单元,所述弹性单元被装配为当所述活塞腔(137)失压时弹性单元能够驱动活动塞块(134)上移;所述活动塞块(134)的外环面上设有环形限位板(1342),所述环槽的侧壁上设有与环形限位板(1342)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弹性单元包括设置在环形限位板(1342)下方的第三压簧(1345);所述环形限位板(1342)的上方还设有第四压簧(1346),所述活动塞块(134)在第三压簧(1345)和第四压簧(1346)的作用下悬浮在所述环槽内,且静态下所述活动塞块(134)的顶面与底板(13)顶面平齐或高于底板(13)顶面;所述环槽底部设有贯通底板(13)底面的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瓷坯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活塞(1341)下侧的活塞腔(137)与所述通道连通,所述活动塞块(134)下端设有用于隔离所述限位槽和通道的挡壁(1343),所述环形限位板(1342)上开设有用于连通限位槽上下两侧腔体的通气孔(1344)。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瓷坯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包括沿竖直方向开设在底板(13)底部的盲孔,所述气道(135)与盲孔侧壁贯通,所述盲孔内设有一环形阀块(138),所述环形阀块(138)的外环面与盲孔侧壁滑动配合,所述盲孔的孔口设有凸肩,所述环形阀块(138)的下端与凸肩挡接,所述环形阀块(138)的上端与盲孔顶壁之间设有第五压簧(139);所述环形阀块(138)静态下覆盖在所述气道(135)入口处,且当环形阀块(138)受压上行时能够从所述气道(135)入口处移除。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