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预制装配式顶管工作井预应力沉井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预制装配式顶管工作井预应力沉井,属于排水工程领域,特别涉及排水管道顶管施工的工作井沉井制作。沉井为圆环形,由多层井段组成,包括刃脚段、管口段、标准段,组成各井段的最小单元为弧形的井片,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井片采用工厂预制,运至施工现场现场拼装,采用预应力钢索张拉紧固,沉井装配后在预应力钢索的张拉应力作用下形成一个环形的整体。克服了现有技术沉井制作现场绑扎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等工序施工周期长的缺陷,大大缩短了现场制作沉井的周期,减小对道路交通的影响。沉井的制作采用工厂化生产,质量容易控制。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刘建华 |
发明人: |
刘长江;林路遥;吕金旺;张芳;桂成民;张莉祥;刘建华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1-10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8-30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20038672.X |
公开号: |
CN209323549U |
分类号: |
E02D23/00(2006.01);E;E02;E02D;E02D23 |
申请人地址: |
523071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新城市中心区石竹花园A座二楼A号中国瑞林 |
主权项: |
1.一种预制装配式顶管工作井预应力沉井,其特征是:所述的沉井为圆环形,由多层井段组成,包括刃脚段(1)、管口段(2)、标准段(3),组成刃脚段(1)、管口段(2)、标准段(3)的最小单元为弧形的井片(4),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沉井自下而上为刃脚段(1)、管口段(2)、标准段(3),环形的井段分层叠加,刃脚段(1)和管口段(2)层数为一层,标准段(3)至少一层但不限于一层,井段的每一层分别由至少四片但不限于四片井片(4)拼装而成,井片(4)之间拼装接缝为竖缝(5),相邻层竖缝(5)错缝1/4~1/2井片(4)的弧长,每一层井段之间拼装接缝为横缝(6),竖缝(5)和横缝(6)采用弧形的连接螺栓(7)固定,绕井片(4)一周采用环向预应力锚索(8)张拉锁紧;各层井段之间采用竖向预应力锚索(9)张拉锁紧,环向的井片(4)和竖向的刃脚段(1)、管口段(2)、标准段(3)在预应力锚索的作用下装配成一个环形的沉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顶管工作井预应力沉井,其特征是:所述的井片(4)每片至少有两个水平的环向孔道(10),每一层井段中有一片井片(4)设置张拉台(11),环向预应力锚索(8)穿入环向孔道(10),环向预应力锚索(8)从张拉台(11)两端伸出,用锚具(12)将环向预应力锚索(8)锚固;每片井片(4)至少有两个垂直的竖向孔道(13),相邻层井段竖缝(5)错缝拼装竖向孔道(13)上下贯通,竖向预应力锚索(9)穿入竖向孔道(13),在最下端的刃脚段(1)和最上端的标准段(3)竖向预应力锚索(9)伸出,用锚具(12)将竖向预应力锚索(9)锚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顶管工作井预应力沉井,其特征是:所述的刃脚段(1)下部设有倾斜的刃脚(14),刃脚(14)的上部设有底板凹槽(15),刃脚段(1)的高度为刃脚(14)与底板凹槽(15)高度之和加上500~10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顶管工作井预应力沉井,其特征是:所述的管口段(2)至少有二片井片(4)设置有洞口(16),设有洞口(16)的井片(4)内壁为平面,洞口(16)的直径为顶管管材外径加二倍的预留间隙,管口段(2)的高度为洞口(16)的直径上下各加上结构高度,结构高度为300~10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顶管工作井预应力沉井,其特征是:所述的标准段(3)高度为1000~20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顶管工作井预应力沉井,其特征是:所述的刃脚段(1)、管口段(2)、标准段(3)之间的竖缝(5)和横缝(6)为企口构造,企口缝内设置弹性密封材料。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