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预制装配式顶管工作井预应力沉井及拼装方法
专利名称: 预制装配式顶管工作井预应力沉井及拼装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预制装配式顶管工作井预应力沉井,属于排水工程领域,特别涉及排水管道顶管施工的工作井沉井制作。沉井为圆环形,由多层井段组成,包括刃脚段、管口段、标准段,组成各井段的最小单元为弧形的井片,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井片采用工厂预制,运至施工现场现场拼装,采用预应力钢索张拉紧固,沉井装配后在预应力钢索的张拉应力作用下形成一个环形的整体。克服了现有技术沉井制作现场绑扎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等工序施工周期长的缺陷,大大缩短了现场制作沉井的周期,减小对道路交通的影响。沉井的制作采用工厂化生产,质量容易控制。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广东;44
申请人: 刘建华
发明人: 刘建华;刘长江;林路遥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1-10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6-18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022432.5
公开号: CN109898535A
分类号: E02D23/00(2006.01);E;E02;E02D;E02D23
申请人地址: 523071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新城市中心区石竹花园A座二楼A号中国瑞林
主权项: 1.一种预制装配式顶管工作井预应力沉井,其特征是:所述的沉井为圆环形,由多层井段组成,包括刃脚段(1)、管口段(2)、标准段(3),组成刃脚段(1)、管口段(2)、标准段(3)的最小单元为弧形的井片(4),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沉井自下而上为刃脚段(1)、管口段(2)、标准段(3),环形的井段分层叠加,刃脚段(1)和管口段(2)层数为一层,标准段(3)至少一层但不限于一层,井段的每一层分别由至少四片但不限于四片井片(4)拼装而成,井片(4)之间拼装接缝为竖缝(5),相邻层竖缝(5)错缝1/4~1/2井片(4)的弧长,每一层井段之间拼装接缝为横缝(6),竖缝(5)和横缝(6)处采用弧形的连接螺栓(7)将相邻的井片(4)固定,每一层井段绕拼装成环形的井片(4)一周采用环向预应力筋(8)张拉锁紧,各层井段之间采用竖向预应力筋(9)张拉锁紧,环向的井片(4)和竖向的刃脚段(1)、管口段(2)、标准段(3)在预应力锚具的作用下装配成一个环形的沉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顶管工作井预应力沉井,其特征是:所述的井片(4)每片至少有两个水平的环向孔道(10),每一层井段中有一片井片(4)设置张拉台(11),环向预应力筋(8)穿入环向孔道(10),环向预应力筋(8)从张拉台(11)两端伸出,用锚具(12)将环向预应力筋(8)锚固;每片井片(4)至少有两个垂直的竖向孔道(13),相邻层井段竖缝(5)错缝拼装竖向孔道(13)上下贯通,竖向预应力筋(9)穿入竖向孔道(13),在最下端的刃脚段(1)和最上端的标准段(3)竖向预应力筋(9)伸出,用锚具(12)将竖向预应力筋(9)锚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顶管工作井预应力沉井,其特征是:所述的刃脚段(1)下部设有倾斜的刃脚(14),刃脚(14)的上部设有底板凹槽(15),刃脚段(1)的高度为刃脚(14)与底板凹槽(15)高度之和加上500~10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顶管工作井预应力沉井,其特征是:所述的管口段(2)至少有二片井片(4)设置有洞口(16),设有洞口(16)的井片(4)内壁为平面,洞口(16)的直径为顶管管材外径加二倍的预留间隙,管口段(2)的高度为洞口(16)的直径上下各加上结构高度,结构高度为300~10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顶管工作井预应力沉井,其特征是:所述的标准段(3)高度为1000~20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顶管工作井预应力沉井,其特征是:所述的刃脚段(1)、管口段(2)、标准段(3)之间的竖缝(5)和横缝(6)为企口缝构造,企口缝内设置弹性密封材料。 7.一种预制装配式顶管工作井预应力沉井拼装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拼装方法,是在工厂预制好井片(4),运至沉井施工现场组合拼装,拼装方法如下: 1)在沉井下沉的位置测量放线,定出顶管管道的方向,在沉井安装的位置放置垫板; 2)在垫板上拼装刃角段(1),放置第一片井片(4)时考虑上面的管口段(2)的洞口(16)中心与顶管管道中心线平面位置重合,将刃角段(1)的井片(4)之间的竖缝(5)用连接螺栓(7)固定,刃角段(1)形成一个环形的整体; 3)在刃角段(1)的上部拼装管口段(2),管口段(2)的竖缝(5)与下部的刃角段(1)的竖缝(5)错峰1/4~1/2井片(4)的弧长,洞口(16)中心与顶管管道中心线平面位置重合,将管口段(2)的井片(4)之间的竖缝(5)用连接螺栓(7)固定,再将管口段(2)与刃角段(1)之间的横缝(6)用连接螺栓(7)固定,管口段(2)形成一个环形的整体,并与下部的刃角段(1)连接在一起; 4)在管口段(2)的上部拼装标准段(3),标准段(3)的竖缝(5)与下部的管口段(2)的竖缝(5)错峰1/4~1/2井片(4)的弧长,将标准段(3)的井片(4)之间的竖缝(5)用连接螺栓(7)固定,再将标准段(3)与管口段(2)之间的横缝(6)用连接螺栓(7)固定,标准段(3)形成一个环形的整体,并与下部的管口段(2)和刃角段(1)连接在一起; 5)逐段拼装上部其余的标准段(3); 6)在拼装好的井段上安装环向预应力筋(8),将环向预应力筋(8)从张拉台(11)的环向孔道(10)一端穿入,从另一端穿出,张拉台(11)的一端孔道口安装锚具(12)将环向预应力筋(8)锚固,在张拉台(11)的另一端孔道口安装张拉千斤顶对环向预应力筋(8)进行张拉,按照设计的张拉值进行张拉,达到设计要求时用锚具(12)锚固; 7)安装竖向预应力筋(9),将竖向预应力筋(9)从下部刃角段(1)的竖向孔道(13)穿入,从最上部的标准段(3)的竖向孔道(13)穿出,刃角段(1)的竖向孔道(13)口安装锚具(12)将竖向预应力筋(9)锚固,在最上部的标准段(3)的竖向孔道(13)口安装张拉千斤顶对竖向预应力筋(9)进行张拉,按照设计的张拉值进行张拉,达到设计要求时用锚具(12)锚固; 8)对环向孔道(10)和竖向孔道(13)注浆; 9)张拉后对连接螺栓(7)逐个紧固,用封口砂浆(17)封闭连接螺栓(7)的口。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