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预充电路和自动引导运输车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充电路和采用该预充电路的自动引导运输车。该预充电路包括电阻预充电路、恒流预充电路和主电流回路电路;其中,所述电阻预充电路、恒流预充电路和主电流回路电路并联于电池和电容负载之间;所述电阻预充电路、恒流预充电路和主电流回路电路具有各自的控制使能端以接收各自的使能信号,并在各自的使能信号控制下接通或者断开。本实用新型的预充电路和自动引导运输车,减小了上电冲击电流,保证顺利上电,提高了后半段预充电速度,进而显著地缩短了预充电时间,对于快速上电的AGV应用场合,有着明显的优势。并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预充电路进行上电的三个阶段的动作时间可通过单片机任意控制,简单并且易于实现。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浙江;33 |
申请人: |
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宋舜康;刘晨昊;胡朝强;邓文贡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1-15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8-30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885017.X |
公开号: |
CN209320720U |
代理机构: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孟旸;王丽琴 |
分类号: |
B60L53/00(2019.01);B;B60;B60L;B60L53 |
申请人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东流路700号2幢1号楼5层 |
主权项: |
1.一种预充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充电路包括电阻预充电路、恒流预充电路和主电流回路电路;其中 所述电阻预充电路、恒流预充电路和主电流回路电路并联于电池和电容负载之间; 所述电阻预充电路、恒流预充电路和主电流回路电路具有各自的控制使能端以接收各自的使能信号,并在各自的使能信号控制下接通或者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充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预充电路包括: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所述MOSFET的源极电连接于电池端; 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电连接于所述MOSFET的漏极和电容负载端之间; 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于所述电阻预充电路的控制使能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于所述MOSFET的栅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充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经由第四电阻电连接于所述电阻预充电路的控制使能端,并且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经由第五电阻接地;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由第三电阻电连接于所述MOSFET的栅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充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阻预充电路还包括稳压二极管、电容和第二电阻; 所述稳压二极管、所述电容和所述第二电阻并联于所述MOSFET的源极和栅极之间;其中, 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于所述MOSFET的源极,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于所述MOSFET的栅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充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MOSFET为P沟道MOSFET,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充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预充电路包括: 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电连接于电池端; 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于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于电容负载端; 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于所述电池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于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 第四三极管,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于所述恒流预充电路的控制使能端,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充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恒流预充电路还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其中 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经由所述第七电阻电连接于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由所述第八电阻电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 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经由所述第九电阻电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充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经由第十一电阻电连接于所述恒流预充电路的控制使能端,并且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经由第十二电阻接地; 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由第十电阻电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充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所述第四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充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流回路电路包括: 第五三极管,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于所述主电流回路电路的控制使能端,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于电池端和电容负载端之间,所述继电器的线圈控制端串联于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电容负载端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预充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经由第十三电阻电连接于所述主电流回路电路的控制使能端,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经由第十四电阻接地,并且,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由肖特基二极管电连接于所述电容负载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预充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肖特基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肖特基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于所述电容负载端。 13.一种自动引导运输车,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预充电路。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