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后纵梁加强件、后纵梁组件及汽车 |
摘要: |
一种后纵梁加强件、后纵梁组件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后纵梁以及上述的后纵梁加强件,后纵梁包括主板体、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第三侧板与第四侧板间隔设置于主板体相对的两侧,主板体、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共同围成槽体,加强件设置于槽体内;加强件本体上的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与第三侧板相连;加强件本体上的第三延伸部、第四延伸部与第四侧板相连;第五延伸部与主板体相连;第六延伸部与第三侧板的外侧壁相连。可以增强汽车后纵梁局部结构强度,提高汽车后纵梁抗疲劳的性能,降低汽车后纵梁因受载荷冲击导致后纵梁开裂的风险。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重庆;50 |
申请人: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马媛媛;肖攀;于人杰;郑风云;荣兵;刘依路;林鑫;蔡川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2-04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9-10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2026933.4 |
公开号: |
CN209366273U |
代理机构: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崔振 |
分类号: |
B62D21/04(2006.01);B;B62;B62D;B62D21 |
申请人地址: |
400000 重庆市北部新区金渝大道9号 |
主权项: |
1.一种后纵梁加强件,用于加强汽车的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加强件包括: 加强件本体,所述加强件本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底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第一预设方向上相对的两侧以使所述加强件本体截面呈U形; 所述加强件本体在第二预设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预设方向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垂直,所述第一侧板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侧板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延伸部; 所述第一侧板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二侧板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延伸部; 在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五延伸部; 在所述加强件本体第一端的底板上设置有第六延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纵梁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三延伸部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具有100°至120°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纵梁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四延伸部相对于所述第二侧板预设有100°至120°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纵梁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以及所述底板的厚度为2.0mm至2.5mm。 5.一种后纵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纵梁以及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后纵梁加强件,所述后纵梁包括主板体、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间隔设置于所述主板体相对的两侧,所述主板体、所述第三侧板以及所述第四侧板共同围成槽体,所述加强件设置于所述槽体内; 所述加强件本体上的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与所述第三侧板相连; 所述加强件本体上的第三延伸部、第四延伸部与所述第四侧板相连; 所述加强件本体上的第五延伸部与所述主板体相连; 所述加强件本体上的第六延伸部与所述第三侧板的外侧壁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纵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本体上的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第三延伸部、第四延伸部、第五延伸部、第六延伸部与所述后纵梁点焊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纵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加强件上加强件本体第二端底板的侧边与所述后纵梁焊缝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纵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轮罩、弹簧座支撑筒,所述弹簧座支撑筒设置在所述后轮罩上组成第一总成; 所述第一总成与所述设置有加强件的后纵梁相配合固定设置,使所述后纵梁加强件包含在所述弹簧座支撑筒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纵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横截面的外周沿长度方向从车头端向车尾端逐渐缩小。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9中任一项所述的后纵梁组件。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