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高位滑坡综合防护体系及构筑方法 |
摘要: |
一种高位滑坡综合防护体系及构筑方法,以有效拦截高位滑坡,解决高寒高海拔复杂艰险山区高位滑坡不易治理的难题,确保线路工程的安全性。高位滑坡综合防护体系包括:消能系统,设置于高位滑坡下方的坡面上,用于阻碍滑体运动或者减缓滑体运动速度;拦截系统,设置于线路工程与消能系统之间的中间地带,露出地面线一定高度,用于遏制滑体运动并为残余滑体提供存储空间;预警系统,设置于线路工程靠坡侧限界外和高位滑坡内,用于监控高位滑坡状况且在部分滑体越过拦截系统时发出报警。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四川;51 |
申请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发明人: |
魏永幸;叶世斌;李井元;姚昊宇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5-09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8-23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383488.3 |
公开号: |
CN110158620A |
代理机构: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分类号: |
E02D17/20(2006.01);E;E02;E02D;E02D17 |
申请人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通锦路3号 |
主权项: |
1.一种高位滑坡综合防护体系,其特征是包括:消能系统(30),设置于高位滑坡(A)下方的坡面上,用于阻碍滑体运动或者减缓滑体运动速度;拦截系统(20),设置于线路工程(10)与消能系统(30)之间的中间地带,露出地面线(C)一定高度,用于遏制滑体运动并为残余滑体提供存储空间(B);预警系统(40),设置于线路工程(10)靠坡侧限界外和高位滑坡(A)内,用于监控高位滑坡(A)状况且在部分滑体越过拦截系统(20)时发出报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位滑坡综合防护体系,其特征是:所述消能系统(30)由呈带状的消能林(31)、消能凸榫(32)构成,消能凸榫(32)位于消能林(31)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位滑坡综合防护体系,其特征是:所述消能林(31)由在带状地面上呈梅花状布设的钢筋混凝土枝状消能体构成,各钢筋混凝土枝状消能体具有竖立的主肢(311)和固结于其顶端的叉肢(322),主肢(311)下部埋入地面线(C)以下一定深度,借助地面线(C)以下岩土体的力量抵消部分滑体冲击力;所述叉肢(322)为空间立体肢状结构,在滑体冲击下与地面形成三角支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位滑坡综合防护体系,其特征是:所述消能林(31)的漏空率ξ为下式确定: ξ=2ηD2/(SH) 式中:D为主肢直径,H为主肢高度,S为相邻主肢的间距,η为修正系数。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位滑坡综合防护体系,其特征是:所述消能林(31)为天然林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位滑坡综合防护体系,其特征是:所述消能凸榫(32)为钢筋混凝土三棱锥体,在带状地面上呈梅花状布设。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位滑坡综合防护体系,其特征是:所述拦截系统(20)由支挡拦截结构(21)和缓冲结构(22)构成,缓冲结构(22)固定设置于支挡拦截结构(21)的背面,与消能系统(30)面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位滑坡综合防护体系,其特征是:所述支挡拦截结构(21)由横向间隔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桩和挂设于相邻钢筋混凝土桩之间的钢索拦截网构成,各钢筋混凝土桩下部埋入地面线(C)以下一定深度;所述缓冲结构(22)为弹性体,挂设在钢索拦截网上和钢筋混凝土桩的后壁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位滑坡综合防护体系,其特征是:所述预警系统(40)包括设置于线路工程(10)靠坡侧限界外的视频监控系统、小型气象监测装置、数据分析平台和预警平台,以及埋设于高位滑坡(A)内的位移传感器。 10.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顶所述一种高位滑坡综合防护体系的构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安装设置预警系统(40); ②构筑消能系统(30); ③施工拦截系统(20),完成高位滑坡综合防控体系的设立; ④施工线路工程(10)。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