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化学品船大舱加热盘管抬升工装及抬升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化学品船大舱加热盘管抬升工装及抬升方法,所述抬升工装包括门式支架,所述门式支架包括设置在加热盘管前后端位置的前门式支架和后门式支架,所述门式支架包括横杆、连接在所述横杆两端并向下竖立设置的竖杆、连接在所述竖杆的中部位置并向下倾斜设置的斜拉杆,所述竖杆和斜拉杆的下端分别设置有与船体上的盘管固定支架相连接的连接脚,所述连接脚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盘管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横杆上设置有用于抬升加热盘管的手拉葫芦。本发明实现了加热盘管整体抬升,且使得加热盘管抬升操作既方便又安全。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曾令平;胡晨;何继荣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5-29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9-06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458268.2 |
公开号: |
CN110203815A |
代理机构: |
江阴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晓华 |
分类号: |
B66C5/02(2006.01);B;B66;B66C;B66C5 |
申请人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衡山路1号 |
主权项: |
1.一种化学品船大舱加热盘管抬升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式支架,所述门式支架包括设置在加热盘管前后端位置的前门式支架和后门式支架,所述门式支架包括横杆、连接在所述横杆两端并向下竖立设置的竖杆、连接在所述竖杆的中部位置并向下倾斜设置的斜拉杆,所述竖杆和斜拉杆的下端分别设置有与船体上的盘管固定支架相连接的连接脚,所述连接脚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盘管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横杆上设置有用于抬升加热盘管的手拉葫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品船大舱加热盘管抬升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式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门式支架和后门式支架之间的中间门式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化学品船大舱加热盘管抬升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门式支架的数量为1~4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化学品船大舱加热盘管抬升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式支架和后门式支架之间设置有葫芦同步牵引装置,所述葫芦同步牵引装置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前门式支架和后门式支架固定连接的横梁、分别固定在所述横梁两端的支座、转动设置在所述两端支座上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链轮,所述支座上还转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链轮的传动齿相啮合的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圆上沿周向开设有与所述链轮的传动齿相啮合的啮合孔,所述手拉葫芦上的链条设置于所述链轮与所述转盘之间,且在位于所述链轮与所述转盘之间的所述链轮的传动齿穿过所述链条的链条孔后进入所述啮合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化学品船大舱加热盘管抬升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支座之间设置有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化学品船大舱加热盘管抬升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葫芦同步牵引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横梁中间位置的中间支座、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中间位置的中间链轮、设置在所述中间支座上的与所述中间链轮相啮合的中间转盘;其中,所述中间链轮、中间支座、中间转盘的结构分别对应地与所述旋转轴两端的链轮结构、所述横梁两端支座结构、所述横梁两端支座上的转盘结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化学品船大舱加热盘管抬升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转动设置在支撑轴上,所述支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支撑轴的贯通槽,所述支撑轴穿过所述贯通槽并用螺母固定在支座上并实现所述转盘与所述链轮之间距离的可调整。 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学品船大舱加热盘管抬升工装的加热盘管抬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用于连接加热盘管和船体上盘管固定支架的螺栓拆除,使得加热盘管与盘管固定支架相分离; 步骤2、将门式支架插入到加热盘管的空隙中,用螺栓将门式支架上的连接脚与盘管固定支架相固定;其中,所述门式支架至少在加热盘管的前后端位置各设置一个,即至少在加热盘管的前端设置一个前门式支架、在加热盘管的后端设置一个后门式支架; 步骤3、在门式支架上安装好手拉葫芦,并用挂绳将加热盘管连接到手拉葫芦的吊钩上; 步骤4、同时拉动两端门式支架上的手拉葫芦,将加热盘管抬升至设定的高度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采用化学品船大舱加热盘管抬升工装的加热盘管抬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步骤2和所述步骤3之间的步骤2A:在所述前门式支架和后门式支架之间设置葫芦同步牵引装置,将手拉葫芦上的链条设置于所述链轮与所述转盘之间,且在位于所述链轮与所述转盘之间的所述链轮的传动齿穿过所述链条的链条孔后进入所述啮合孔中,从而实现各手拉葫芦的同步牵引。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