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车辆的冲击吸收构造
专利名称: 车辆的冲击吸收构造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兼顾分别针对完全重叠碰撞与斜撞的能量吸收的车辆的冲击吸收构造。基端与车体侧的车体骨架部件连结,前端与保险梁连结,车宽方向外缘与车辆前后方向平行地延伸,车宽方向内缘以基端侧相对于前端侧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地延伸,在形成为车宽外侧开放的开放截面形状的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纤维强化树脂制的冲击吸收部件中,以车宽内侧相对于车宽外侧向冲击吸收部件的内部的空间侧偏移的方式在上下方向上将上壁部与下壁部形成为台阶,并且在车宽内侧的侧壁部朝向车宽外侧凹陷的凹部的凹底部配置于冲击吸收部件的车宽方向的大致中间位置。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日本;JP
申请人: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发明人: 四柳泰希;竹下弘明;河村力;西原刚史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2-26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9-06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139742.5
公开号: CN110203161A
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高迪
分类号: B60R19/18(2006.01);B;B60;B60R;B60R19
申请人地址: 日本广岛县
主权项: 1.一种车辆的冲击吸收构造,具备: 左右一对的车体骨架部件,在车辆的车宽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配设且构成车辆的车体; 纤维强化树脂制的左右一对的冲击吸收部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其基端与所述车体骨架部件连结;以及 保险梁,在车宽方向上将车辆前后方向上的所述冲击吸收部件的前端连结, 所述冲击吸收部件具备: 上壁部; 下壁部; 侧壁部,将所述上壁部和所述下壁部的车宽方向内侧彼此连结,并且在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凹陷的凹部; 上侧突缘部,从所述上壁部的车宽方向外缘向上方延伸;以及 下侧突缘部,从所述下壁部的车宽方向外缘向下方延伸, 所述冲击吸收部件形成为车宽方向外侧开放的开放截面形状, 在该车辆的冲击吸收构造中, 所述冲击吸收部件的车宽方向外侧开放,并且在俯视时,所述上壁部及所述下壁部的车宽方向外缘与车辆前后方向平行地延伸,车宽方向内缘以其基端侧比其前端侧更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地延伸,所述基端侧比所述前端侧更宽地形成, 在所述上壁部和所述下壁部,在各自的车宽方向内缘和车宽方向外缘之间,以车宽方向内缘彼此的上下方向的间隔比车宽方向外缘彼此的上下方向的间隔窄的方式形成有台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冲击吸收构造, 所述凹部以其车宽方向外端配置于所述冲击吸收部件的车宽方向的大致中间位置的方式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冲击吸收构造, 所述台阶部形成于在车宽方向上与所述凹部的所述车宽方向外端大体一致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冲击吸收构造, 所述台阶部形成于在车宽方向上与所述凹部的所述车宽方向外端大体一致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冲击吸收构造, 将所述车宽方向内缘的倾斜角度设定为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为5度以上且20度以下。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冲击吸收构造, 所述保险梁以车宽方向的中央部位于前方的方式形成为弯曲形状, 具备向所述车体骨架部件的前端安装的安装部的基端侧弯曲部,形成于所述冲击吸收部件的基端侧中的、比所述侧壁部更靠车宽方向外侧, 具备向所述保险梁安装的安装部的前端侧弯曲部,形成于所述冲击吸收部件的前端侧中的、比所述侧壁部更靠车宽方向内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冲击吸收构造, 所述保险梁以车宽方向的中央部位于前方的方式形成为弯曲形状, 具备向所述车体骨架部件的前端安装的安装部的基端侧弯曲部,形成于所述冲击吸收部件的基端侧中的、比所述侧壁部更靠车宽方向外侧, 具备向所述保险梁安装的安装部的前端侧弯曲部,形成于所述冲击吸收部件的前端侧中的、比所述侧壁部更靠车宽方向内侧。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