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基于磁场驱动制备形貌可控的可重构超微电极的方法 |
摘要: |
基于磁场驱动制备形貌可控的可重构超微电极的方法,先制备具有微米凹槽阵列的基板和储液槽;选取低熔合金材料作为电极材料,加入铁粉;将基板置于储液槽中,向储液槽中加入盐酸溶液,在基板的凹槽上注入液态低熔合金;运动控制平台控制永磁体上升至将要与储液槽接触,将永磁体与低熔合金液滴对准,永磁体按预先设计好的电极图案运动,低熔合金液滴被永磁体带动从而制作出电极图案;将基板从储液槽中取出,冷却,得到形貌可控的可重构超微电极;将可重构超微电极加热,可重构超微电极熔化,使用永磁体从基板上吸取低熔合金液滴,即完成低熔合金可重构超微电极的重构;本发明可制造具有复杂图案形状的电极,制备方法简单,电极材料可循环使用。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陕西;61 |
申请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发明人: |
雷彪;刘红忠;张鸿健;叶国永;牛东;蒋维涛;蔡崇文;张煜昊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6-13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9-20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509106.7 |
公开号: |
CN110261452A |
代理机构: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分类号: |
G01N27/30(2006.01);G;G01;G01N;G01N27 |
申请人地址: |
710049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
主权项: |
1.一种基于磁场驱动制备形貌可控的可重构超微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具有微米凹槽阵列的基板(1)和储液槽(2),通过光刻工艺在硅基底表面制备凹槽阵列得到基板(1); 2)选取熔点低于70℃的低熔合金材料作为电极材料;为使低熔合金具有磁性,在80℃环境下,加入质量为电极材料质量的10%-30%的粒径为100-500nm的铁粉,搅拌均匀后真空处理待用; 3)制备形貌可控的可重构超微电极(5):先将基板(1)置于储液槽(2)中,向储液槽(2)中加入防止低熔合金氧化的盐酸溶液,在基板(1)的凹槽上注入液态低熔合金;运动控制平台控制永磁体(4)缓慢上升至将要与储液槽(2)接触,将永磁体(4)与低熔合金液滴(3)对准,永磁体(4)进行微动,观察低熔合金液滴(3)动作,以确保低熔合金液滴(3)被永磁体4吸引;运动控制平台控制永磁体(4)按预先设计好的电极图案运动,低熔合金液滴(3)被永磁体(4)带动从而制作出电极图案; 4)降温成型:将基板(1)从储液槽(2)中取出,冷却,得到形貌可控的可重构超微电极(5); 5)将可重构超微电极(5)放入检测电路中检验,保证其能正常工作; 6)升温重构:将可重构超微电极(5)加热,可重构超微电极(5)熔化,使用永磁体(4)从基板(1)上吸取低熔合金液滴(3),即完成低熔合金可重构超微电极(5)的重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场驱动制备形貌可控的可重构超微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基板(1)上的凹槽直径D=5-20μm,凹槽间距L=10-40μm,凹槽槽深H=1-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场驱动制备形貌可控的可重构超微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电极材料为Bi-In合金,合金成分为Bi质量分数为30-35%,In质量分数为65-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场驱动制备形貌可控的可重构超微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制备可重构超微电极(5)的环境温度为80-90℃,盐酸溶液的体积浓度为15-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场驱动制备形貌可控的可重构超微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冷却温度为25-30℃,冷却时间为15-2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场驱动制备形貌可控的可重构超微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加热温度为80-90℃,加热时间为15-2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场驱动制备形貌可控的可重构超微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运动控制平台控制永磁体(4)的运动,能够准确地绘制出各种复杂的电极图案;通过控制基板(1)上凹槽的尺寸和分布,能够制备出精度更高的电极图案。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