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小管径涡流旋转探头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设备无损检查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管径涡流旋转探头,目的是针对指套管外壁磨损缺陷涡流检测,开发的一种小管径涡流旋转探头,可实现长度较长、尺寸较小,即内径小于5.2mm的内穿式旋转探头检测,并且可以区分外壁磨损在90°范围内,周向上相隔180°的双侧磨损缺陷。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单元、旋转延长轴单元和旋转探头;接头单元左端与旋转马达单元连接,右端与旋转延长轴单元连接;旋转延长轴单元的右端与旋转探头单元连接;接头单元传递旋转马达单元的转动,带动旋转延长轴单元和旋转探头单元旋转;旋转延长轴单元和旋转探头单元伸入指套管内部,用于探测指套管磨损的位置。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湖北;42 |
申请人: |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
发明人: |
崔洪岩;张弛;张挺;邵文斌;祁攀;廖述圣;陈川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2-21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9-17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2158844.5 |
公开号: |
CN209400472U |
代理机构: |
核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程然 |
分类号: |
G01N27/90(2006.01);G;G01;G01N;G01N27 |
申请人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民族大道1021号 |
主权项: |
1.一种小管径涡流旋转探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接头单元(3)、旋转延长轴单元(4)和旋转探头单元(5);接头单元(3)左端与旋转马达单元(1)连接,右端与旋转延长轴单元连接;旋转延长轴单元(4)的右端与旋转探头单元(5)连接;接头单元(3)传递旋转马达单元(1)的转动,带动旋转延长轴单元(4)和旋转探头单元(5)旋转;旋转延长轴单元(4)和旋转探头单元(5)伸入指套管(7)内部,用于探测指套管(7)磨损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管径涡流旋转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头单元(3)主体部分为圆柱形体,右端为锥形体;上述锥形体左端为大端,右端为小端,实现旋转马达单元(1)与旋转延长轴单元(4)的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管径涡流旋转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延长轴单元(4)包括旋转轴(4-1)、电缆(4-2)和旋转环(4-3);旋转轴(4-1)的左端与接头单元(3)固定连接,右端与旋转探头单元(5)固定连接;电缆(4-2)螺旋缠绕在旋转轴(4-1)上,左端通过接头单元(3)与旋转马达单元(1)连接,用于传输信号;旋转环(4-3)套装在旋转轴(4-1),用于对电缆(4-2)进行保护,同时减少摩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管径涡流旋转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环(4-3)共有多个,根据旋转轴(4-1)的长度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管径涡流旋转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探头单元(5)包括探头头部主体骨架(5-1)、线圈外壳(5-2)、探头线圈(5-3)和弹簧片(5-4);弹簧片(5-4)的左端固定在探头头部主体骨架(5-1)上,右端与探头头部主体骨架(5-1)右端的导向头连接;弹簧片(5-4)的中心开孔,线圈外壳(5-2)的下端插入到弹簧片(5-4)的孔中;探头线圈(5-3)安装在线圈外壳(5-2)内部,用于对指套管外壁磨损进行探伤;探头线圈(5-3)与电缆(4-2)的右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管径涡流旋转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骨架(5-1)整体为圆柱体形,左端开孔,用于穿入电缆(4-2);在主体骨架(5-1)左端的内壁上沿水平方向是开设有安装槽,用于固定弹簧片(5-4)的左端;主体骨架(5-1)中部自上而下开设有方形通槽,用于安装弹簧片(5-4);主体骨架(5-1)右端为锥台形导向头,在导向头的左端开设有方形凹槽,用于固定弹簧片(5-4)的右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管径涡流旋转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外壳(5-2)上部为中空的锥台形,内壁的上端固定探头线圈(5-3);线圈外壳(5-2)下部为中空的圆柱体形,左端开孔,用于穿过电缆(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管径涡流旋转探头,其特征在于:安装好后自然状态下,线圈外壳(5-2)会突出探头头部主体骨架0.2mm~0.5m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管径涡流旋转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头线圈(5-3)采用线圈外径最大2mm的扁平线圈,扁平线圈与管壁的触角度为45°。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管径涡流旋转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轴(4-1)为柔性轴,线圈外壳(5-2)采用塑料制成。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