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用清淤装置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用清淤装置,包括底座、螺旋盘、圆形斜坡罩、圆形底盘和软管,所述底座上端中部转动连接一号转轴,且一号转轴外侧中部设置有一号齿轮,所述一号齿轮左侧啮合连接二号齿轮,且二号齿轮上端中部通过二号转轴连接一号电机。本实用新型可以安装在任何排量足够的船上,适用性强,在工作时,先通过液压缸推动二号清淤管上端部,从而控制底盘下降至河床,这样的设计可以使该清淤装置可以适应多种深度的河道,再通过二号电机控制螺旋盘转动,从而进行抽取淤泥工作,其中斜坡罩与底盘组成一个扁平状吸口,这样的设置可以提高抽取淤泥的效率,且阻拦杆的设置可以防止体积较大的杂物堵塞管道。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江苏;32 |
申请人: |
无锡恒诚水利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蒋媛;赵建忠;朱峰;王文燕;顾钦臣;陈恕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2-2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9-13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2239176.9 |
公开号: |
CN209384311U |
代理机构: |
无锡派尔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立秋 |
分类号: |
E02F5/28(2006.01);E;E02;E02F;E02F5 |
申请人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太湖西大道2168-1809 |
主权项: |
1.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用清淤装置,包括底座(1)、螺旋盘(14)、圆形斜坡罩(16)、圆形底盘(17)和软管(2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中部转动连接一号转轴(2),且一号转轴(2)外侧中部设置有一号齿轮(3),所述一号齿轮(3)左侧啮合连接二号齿轮(4),且二号齿轮(4)上端中部通过二号转轴(5)连接一号电机(6),所述一号转轴(2)上端固定连接一号清淤管(9)下侧左端,且一号清淤管(9)前侧右端通过一号连接管(10)连接二号清淤管(11),所述一号清淤管(9)前侧中部与二号清淤管(11)左侧上端之间设置有液压缸(20),所述二号清淤管(11)上端设置有二号电机(12),且二号电机(12)下端中部设置有三号转轴(13),所述三号转轴(13)下端贯穿二号清淤管(11)顶壁,且三号转轴(13)外侧在二号清淤管(11)内设置有螺旋盘(14),所述二号清淤管(11)下端通过转动连接件(15)转动连接斜坡罩(16),且斜坡罩(16)下端边缘处通过多个阻拦杆(18)与底盘(17)上端边缘处连接; 所述一号清淤管(9)上侧左端通过二号连接管(22)连通三号清淤管(23)下侧右端,且三号清淤管(23)外侧左端套设有二号固定套(24),且二号固定套(24)下端通过二号固定杆(25)固定连接底座(1),所述三号清淤管(23)左端连接软管(26),所述软管(26)包括弹性管壁(27)、螺旋状钢圈(28)和接头(29),所述弹性管壁(27)内设置有螺旋状钢圈(28),且弹性管壁(27)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接头(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用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清淤管(9)上侧左端转动连接二号连接管(22),且二号连接管(22)上端连接三号清淤管(23)下侧右端,所述二号连接管(22)与一号转轴(2)的转动轴心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用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20)下端通过一号铰链(19)与一号清淤管(9)前侧中部连接,且液压缸(20)上端通过二号铰链(21)与二号清淤管(11)左侧上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用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清淤管(9)前侧右端转动连接一号连接管(10),且一号连接管(10)前端连通二号清淤管(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用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电机(6)外侧中部设置有一号固定套(7),且一号固定套(7)左侧通过一号固定杆(8)固定连接底座(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生态修复用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罩(16)与底盘(17)均设置为圆形状结构,且斜坡罩(16)与底盘(17)的直径相同。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