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标准式节段墩柱及其拼装方法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标准式节段墩柱及其拼装方法,标准式节段墩柱包括一个承台节段单元和若干个标准式节段单元,承台节段单元的一端设有第一灌浆套筒和若干个预留槽,第一灌浆套筒与预留槽相连通,第一灌浆套筒的横截面尺寸与标准式节段单元的第二灌浆套筒的横截面尺寸相适配,标准式节段单元的第二纵筋通过第一灌浆套筒、第二灌浆套筒和承台节段单元灌浆连接,相邻两个标准式节段单元的第二纵筋通过第一灌浆套筒、第二灌浆套筒灌浆连接,其拼装方法包括往预留槽中灌浆并振捣密实,将第二纵筋伸入已安装的标准式节段单元的预留槽中,将第二灌浆套筒伸入第一灌浆套筒中,待灌浆料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下一个标准式节段单元的拼装。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四川;51 |
申请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发明人: |
陈克坚;董俊;徐昕宇;颜永逸;庞林;曾永平;刘力维;郑晓龙;周川江;陶奇;杨国静;苏延文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7-0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9-20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613335.3 |
公开号: |
CN110258309A |
代理机构: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秋雅 |
分类号: |
E01D19/02(2006.01);E;E01;E01D;E01D19 |
申请人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通锦路三号 |
主权项: |
1.一种标准式节段单元,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设有母头端(2)和公头端(3), 所述母头端(2)设有第一纵筋(21),所述第一纵筋(21)为双层布置,且两层所述第一纵筋(21)之间设有若干个预留槽(22),所述公头端(3)设有第二纵筋(31),所述第二纵筋(31)为单层布置,所述第二纵筋(31)的第一端(311)与两层所述第一纵筋(21)相连接,所述第二纵筋(31)的第二端(312)伸出所述本体(1),所述第二纵筋(31)伸出所述本体(1)的长度与所述预留槽(22)的高度相适配,且所述第二纵筋(31)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预留槽(22)的横截面尺寸; 所述母头端(2)设有第一灌浆套筒(4),所述第一灌浆套筒(4)与所述预留槽(22)相连通,所述公头端(3)设有第二灌浆套筒(5),所述第二灌浆套筒(5)内设有至少两个相互连通的单箱室(51),每个所述单箱室(51)可用于连接1-3根所述第二纵筋(31),所述第二灌浆套筒(5)的横截面尺寸与所述第一灌浆套筒(4)的横截面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二灌浆套筒(5)能够插入所述第一灌浆套筒(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准式节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筋(31)的第一端(311)通过钢筋连接接头(8)与两层所述第一纵筋(21)相连接;或两层所述第一纵筋(21)之间的间距呈渐缩设置,所述第二纵筋(31)的第一端(311)与两层所述第一纵筋(21)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准式节段单元,其特征在于,一根所述第二纵筋(31)的横截面面积大于一根所述第一纵筋(21)的横截面面积,且两根所述第一纵筋(21)的横截面面积之和大于或等于一根所述第二纵筋(31)的横截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准式节段单元,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第二纵筋(31)能够替换为预应力筋(6)。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标准式节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灌浆套筒(4)内设有同心布置的内壁一(42)和外壁一(43),所述内壁一(42)和外壁一(43)上均设有第一斜面(41),所述第二灌浆套筒(5)内设有同心布置的内壁二(53)和外壁二(54),所述内壁二(53)和外壁二(54)上均设有第二斜面(57),所述第一斜面(41)和第二斜面(57)相适配。 6.一种标准式节段墩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承台节段单元(9)和若干个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标准式节段单元(10),所述承台节段单元(9)的一端设有第一灌浆套筒(4)和若干个预留槽(22),所述第一灌浆套筒(4)与所述预留槽(22)相连通,所述第一灌浆套筒(4)的横截面尺寸与所述标准式节段单元(10)的第二灌浆套筒(5)的横截面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二灌浆套筒(5)能够插入所述第一灌浆套筒(4)内,所述标准式节段单元(10)的第二纵筋(31)通过第一灌浆套筒(4)、第二灌浆套筒(5)和所述承台节段单元(9)灌浆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标准式节段单元(10)的第二纵筋(31)通过第一灌浆套筒(4)、第二灌浆套筒(5)灌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标准式节段墩柱,其特征在于,标准式节段墩柱仅包括一种尺寸的标准式节段单元(10),所述标准式节段单元(10)为等截面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标准式节段墩柱,其特征在于,标准式节段墩柱包括若干种尺寸的标准式节段单元(10),每个所述标准式节段单元(10)均为变截面单元,且所述每个所述标准式节段单元(10)的高度相同。 9.一种标准式节段墩柱的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制承台节段单元(9)和若干个标准式节段单元(10); 步骤二:将承台节段单元(9)固定在基础上; 步骤三:往所述承台节段单元(9)的预留槽(22)内灌浆并振捣密实,在承台节段单元(9)和标准式节段单元(10)的接缝处涂装密封材料; 步骤四:将一个标准式节段单元(10)吊装至所述承台节段单元(9)上方,并将所述标准式节段单元(10)的第二纵筋(31)伸入所述承台节段单元(9)的预留槽(22)中,将所述标准式节段单元(10)的第二灌浆套筒(5)伸入所述承台节段单元(9)的第一灌浆套筒(4)中; 步骤五:待所述承台节段单元(9)的预留槽(22)内的灌浆料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完成一个标准式节段单元(10)的拼装; 步骤六:往已拼装的标准式节段单元(10)的预留槽(22)内灌浆并振捣密实,并在两个标准式节段单元(10)的接缝处涂装密封材料; 步骤七:将另一个标准式节段单元(10)吊装至已拼装的标准式节段单元(10)上方,并将另一个标准式节段单元(10)的第二纵筋(31)伸入已拼装的标准式节段单元(10)的预留槽(22)中,将另一个标准式节段单元(10)的第二灌浆套筒(5)伸入已拼装的标准式节段单元(10)的第一灌浆套筒(4)中; 步骤八:待已拼装的标准式节段单元(10)的预留槽(22)内的灌浆料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完成另一个标准式节段单元吊(10)的拼装; 步骤九:重复所述步骤六至步骤八,直至完成所述标准式节段单元的拼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标准式节段墩柱的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坐浆法对所述预留槽(22)进行灌浆,灌浆时采用的灌浆料为微膨胀混凝土,所述密封材料为环氧树脂,所述承台节段单元(9)为包含承台和部分节段墩柱的整体预制结构件,所述第一灌浆套筒(4)和第二灌浆套筒(5)为过盈连接。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