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水陆两用推进器及水陆两用机器人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陆两用推进器及水陆两用机器人,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该水陆两用推进器包括推进壳体、尾盖以及推进组件,尾盖设置于推进壳体的两端,推进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螺旋桨叶,推进组件设置于推进壳体的容置腔内,且通过推进壳体带动螺旋桨叶转动。该水陆两用推进器设计合理,通过将推进组件设置于推进壳体的容置腔内,推进壳体外壁设置螺旋桨叶,能够在水陆两栖环境中平稳运行,实用性强。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天津;12 |
申请人: |
天津蓝鳍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刘利钊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0-23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9-13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718240.5 |
公开号: |
CN209381699U |
代理机构: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分类号: |
B60F3/00(2006.01);B;B60;B60F;B60F3 |
申请人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西青区学府工业区才智道35号海澜德大厦3号楼1105-2室 |
主权项: |
1.一种水陆两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进壳体、尾盖以及推进组件,所述尾盖设置于所述推进壳体的两端,所述推进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螺旋桨叶,所述推进组件设置于所述推进壳体的容置腔内,且通过所述推进壳体带动所述螺旋桨叶转动; 所述推进组件包括连接支架、电机组件以及固定轴,所述电机组件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套设于所述定子; 所述定子通过所述固定轴与所述尾盖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子的外侧,且与所述推进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全部所述固定轴平行设置,所述尾盖包括子弹端部和连接端部,所述连接端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轴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尾盖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定子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支架为环形结构且包括转子固定部和壳体固定部,所述转子固定部位于环形结构的内侧,且与所述转子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固定部位于环形结构的外侧,且与所述推进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固定轴穿设于所述定子后与所述尾盖固定连接; 所述容置腔的周壁开设有卡设槽,所述连接支架包括旋转部和卡接部,所述旋转部与所述容置腔配合,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设槽配合,所述转子带动所述推进壳体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陆两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组件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置有与所述卡设槽相配合的卡柱,所述固定环开设有中心旋转孔,所述固定轴依次穿设于所述定子和所述中心旋转孔后与所述尾盖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水陆两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包括第一尾盖和第二尾盖,所述推进壳体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尾盖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尾盖设置于所述第二端; 所述推进组件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尾盖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尾盖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陆两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壳体为圆弧状结构,所述螺旋桨叶螺旋设置于所述推进壳体的外壁,且从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所述螺旋桨叶的起始角度为55°~6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陆两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叶的高度尺寸为1mm~36mm,所述螺旋桨叶的厚度尺寸为1mm~20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陆两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的连接端的直径尺寸和所述推进壳体的连接端的直径尺寸相同,所述尾盖的长度尺寸和所述推进壳体的长度尺寸之比为0.1~1。 9.一种水陆两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水陆两用推进器。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