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新能源车用可速换循环充电电池集成盒
专利名称: 一种新能源车用可速换循环充电电池集成盒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车用可速换循环充电电池集成盒,包括矩形的组合的箱体以及密封箱盖盖住箱体的上口,箱体内排列设有若干个圆柱槽用以嵌入式放置电池桶,本电池箱结构结实可靠,连接简单,通电能力强,占用位置小,能有效通风散热改善使用时的温度升高,散热孔可自然通风散热,也可以使用铜管集中控制散热;本电池箱设计为可更换模式,可批量复制形成电池箱同一标准,可以在加油站设立普通吊车快速把电量少的电池箱更换充满电的电池箱,更换时间可控制在5分钟以内,和加燃油时间差不多,电池箱可更换模式解决新能源车的能量补充短板;更换后的电池桶可以循环充电,充满电量后可循环多次使用。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安徽;34
申请人: 安徽姆大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广志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5-3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9-17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470739.1
公开号: CN110239370A
代理机构: 合肥东邦滋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王芸
分类号: B60L50/64(2019.01);B;B60;B60L;B60L50
申请人地址: 230071 安徽省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曙光龙泽府第44号楼127号
主权项: 1.一种新能源车用可速换循环充电电池集成盒,包括矩形的组合的箱体(1)以及密封箱盖(2)盖住箱体(1)的上口,其特征在于:箱体(1)内排列设有若干个圆柱槽用以嵌入式放置电池桶(3),箱体(1)边缘四周均匀设有第一螺牙孔(11),箱盖(2)盖住组合箱体(1)上端通过螺栓插入第一螺牙孔(11)内螺纹固定连接;所述电池桶(3)内为若干个电池盒(4)堆叠组装,电池桶(3)内端壁上一体设有第一定位柱(31),第一定位柱(31)竖直方向位于电池桶(3)内,电池盒(4)对应第一定位柱(31)位置设有凹陷的定位槽(41),第一定位柱(31)上端设有第二螺牙孔(32),第二螺牙孔(32)用以连接电池桶(3)上部的桶盖(33);所述电池盒(4)包括盒盖(42)和盒座(43),盒盖(4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盒座(43)上,盒座(43)上均匀分布有圆形电池槽(44),电池放置安装在电池槽(44)内,电池盒(4)内对应电池槽(44)内电池的正负极分别设有整体连接用的铜板(45),铜板(45)为网格板对应每个电池的电极位置有凸起(46),全部凸起(46)通过网格板并联连接,铜板(45)侧端设有外接的伸出片孔(47),电池盒(4)对应伸出片孔(47)设有电柱孔(48),电柱孔(48)内插入电柱,电池盒(4)一侧电柱孔(48)内置安装有用于电极连接的第一电柱(49),另一侧安装有连接电池桶(3)底端负极的第二电柱(50),第一电柱(49)通过若干双电极螺丝(51)相连使电池盒之间电性连接,双电极螺丝(51)为双头结构分别连通下端电池盒(4)上侧的正极伸出片孔(47)和上端电池盒(4)下侧的负极伸出片孔(47),第一电柱(49)和双电极螺丝(51)使电池盒(4)之间串联连接,第二电柱(50)通过单电极螺丝(52)连接电池桶(3)内最下端电池盒(4)的负极并延伸出电池桶(3)的上端安装负极螺丝,第二电柱(50)为外绝缘内铜芯导电体;所述电池桶(3)之间上端通过导电棒(36)连接第一电柱(49)和第二电柱(50)形成通路,电池桶(3)电性连接的终端设有电极柱桩(53)与外界电性连接,电极柱桩(53)包括负极柱桩和正极柱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用可速换循环充电电池集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桶(3)内设有限定电池盒(4)安装方向的限位柱,电池盒(4)对应限位柱设有相应的限位槽(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用可速换循环充电电池集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4)位于电池槽(44)的外端散布有散热孔(55),电池槽(44)内电池的热量透过隔层到散热孔(55)进行散热,电池桶(3)对应电池盒(4)的散热孔(55)位置设有相应的散热空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用可速换循环充电电池集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33)下端对应电池盒(4)的定位槽(41)设有第二定位柱(34),第二定位柱(34)上设有与第二螺牙孔(32)连通的螺丝沉头孔(35),螺栓插入螺丝沉头孔(35)和第二螺牙孔(32)固定住桶盖(33)在电池桶(3)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用可速换循环充电电池集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的上端设有吊环(21),吊环(21)通过螺牙拧装在起吊孔内,箱体(1)的下端设有快锁压孔(12)。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