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装置及其容器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装置及其容器,可调节温度的装置的温度传导内胆内腔与储物腔设有密封件或错开的导孔而使之相互隔绝,当需要温度传导内胆对外进行加热时,作用导通控制结构,当密封件被破坏或导孔对齐使得温度传导内胆内腔与储物腔相互连通,进而使得预先分别填装在温度传导内胆内腔与储物腔内的物质混合接触而产生反应并释放热量或吸收热量,预先分别填装在温度传导内胆内腔与储物腔内的物质为发热剂或制冷剂;为此,本发明在进行加热或制冷时,只需作用导通控制结构使得温度传导内胆内腔与储物腔连通即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便捷,操作简单的特点,同时,提高了使用者的便利性及安全性。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中山市华宝勒生活用品实业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李红彪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6-03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9-20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478240.5 |
公开号: |
CN110254909A |
分类号: |
B65D25/02(2006.01);B;B65;B65D;B65D25 |
申请人地址: |
528458 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商业大街9号 |
主权项: |
1.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传导内胆(100)和储物腔(101),所述储物腔(101)与温度传导内胆(100)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储物腔(101)与温度传导内胆(100)密封隔绝的密封件(103), 所述温度传导内胆(100)与储物腔(101)之间设有当储物腔(101)与温度传导内胆(100)相对活动时用于破坏密封件(103)使得温度传导内胆(100)内腔与储物腔(101)连通的导通控制结构(102),初始状态时,所述温度传导内胆(100)内腔与储物腔(101)相互隔绝;当作用导通控制结构(102)时,可使得温度传导内胆(100)与储物腔(101)相互连通,进而使得预先分别填装在温度传导内胆(100)内腔与储物腔(101)内的物质混合接触而产生反应并释放热量或吸收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控制结构(102)包括外套筒(104)和内套筒(105),所述外套筒(104)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封堵住,所述外套筒(104)开口端连接有盖子(106),所述内套筒(105)置于外套筒(104)内且可相对外套筒(104)活动,所述密封件(103)设在内套筒(105)下端,且所述内套筒(105)内腔形成温度传导内胆(100)储物腔(101),所述储物腔(101)由外套筒(104)下端内腔与内套筒(105)下端底部的密封件(103)之间形成,所述外套筒(104)下端内底部设有当内套筒(105)相对外套筒(104)向下运动时可破坏密封件(103)而使得温度传导内胆(100)与储物腔(101)相互连通的凸起(1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控制结构(102)包括外套筒(104)和内套筒(105),所述外套筒(104)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封堵住,所述外套筒(104)开口端连接有盖子(106),所述密封件(103)设置于外套筒(104)内腔中部而将其分隔开成两个腔室,所述温度传导内胆(100)由外套筒(104)远离其开口端的腔室所形成,所述储物腔(101)由外套筒(104)靠近其开口端的腔室形成,所述内套筒(105)可相对活动地设在外套筒(104)靠近开口端的腔室内,所述外套筒(104)靠近密封件(103)的端部设有可破坏密封件(103)而使得温度传导内胆(100)与储物腔(101)相互连通的凸起(10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控制结构(102)包括外套筒(104)和内套筒(105),所述外套筒(104)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封堵住,所述外套筒(104)开口端连接有盖子(106),所述密封件(103)设置于外套筒(104)内腔中部而将其分隔开成两个腔室,所述温度传导内胆(100)由外套筒(104)靠近其开口端的腔室所形成,所述储物腔(101)由外套筒(104)远离其开口端的腔室形成,所述内套筒(105)可相对活动地设在外套筒(104)靠近开口端的腔室内,所述外套筒(104)靠近密封件(103)的端部设有可破坏密封件(103)而使得温度传导内胆(100)与储物腔(101)相互连通的凸起(107)。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104)开口端与盖子(106)内底之间设有垫圈(108),初始时,垫圈(108)置于外套筒(104)开口端部而使得盖子(106)内底面接近或抵触于内套筒(105)端部,且当打开盖子(106)而去除垫圈(108)再盖回盖子(106)时,盖子(106)内底直接或间接顶压内套筒(105)端部,进而使得凸起(107)将密封件(103)破坏,最终使得温度传导内胆(100)与储物腔(101)相互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104)开口端与盖子(106)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盖子(106)内侧壁自底部到口部分别设有光孔段(109)和螺牙段(110),所述螺牙段(110)与外套筒(104)开口端的外螺牙配合连接,当去除垫圈(108)再盖回盖子(106)并旋尽螺纹时,盖子(106)内底直接或间接顶压内套筒(105)端部,进而使得凸起(107)将密封件(103)破坏,最终使得温度传导内胆(100)与储物腔(101)相互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104)开口端与盖子(106)通过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控制结构(102)包括外套筒(104)和内套筒(105),所述外套筒(104)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封堵住,所述内套筒(105)一端伸入外套筒(104)内且可相对外套筒(104)活动,所述内套筒(105)外端封堵住且内端开口,所述密封件(103)设在内套筒(105)内端开口,所述内套筒(105)内腔形成温度传导内胆(100),所述储物腔(101)由外套筒(104)底端内腔与内套筒(105)底端的密封件(103)之间形成,所述外套筒(104)内底部设有当内套筒(105)相对外套筒(104)运动时可破坏密封件(103)而使得温度传导内胆(100)内腔与储物腔(101)相互连通的凸起(10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控制结构(102)包括外套筒(104)和内套筒(105),所述外套筒(104)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封堵住,所述内套筒(105)一端伸入外套筒(104)内且可相对外套筒(104)活动,所述内套筒(105)外端封堵住且内端开口,所述密封件(103)设在外套筒(104)内,且所述储物腔(101)由外套筒(104)底端内腔与密封件(103)之间形成,所述温度传导内胆(100)由内套筒(105)内腔形成,所述内套筒(105)底端设有当内套筒(105)相对外套筒(104)运动时可破坏密封件(103)而使得温度传导内胆(100)内腔与储物腔(101)相互连通的凸起(107)。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104)开口端内侧与内套筒(105)通过螺纹连接,当旋转内套筒(105)向外套筒(104)底部推进时,可使得凸起(107)将密封件(103)破坏,最终使得温度传导内胆(100)与储物腔(101)相互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控制结构(102)包括外套筒(104)和内套筒(105),所述外套筒(104)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封堵住,所述内套筒(105)一端伸入外套筒(104)内且可相对外套筒(104)活动,所述内套筒(105)外端封堵住且内端开口,所述密封件(103)设在内套筒(105)内端开口,所述内套筒(105)内腔形成温度传导内胆(100),所述储物腔(101)由外套筒(104)底端内腔与内套筒(105)底端的密封件(103)之间形成,所述密封件(103)朝向温度传导内胆(100)形成有凸起(107),所述外套筒(104)内且靠近于凸起(107)端部设有当内套筒(105)相对外套筒(104)运动时可作用凸起(107)端部而破坏密封件(103),进而使得温度传导内胆(100)内腔与储物腔(101)相互连通的格网(111)。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控制结构(102)包括外套筒(104)和密封套(114),所述外套筒(104)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封堵住,所述密封套(114)可活动地连接于外套筒(104)开口端,外套筒(104)内设有格网(111),所述格网(111)将外套筒(104)封堵端的腔室隔成温度传导内胆(100),所述格网(111)位于外套筒(104)开口端侧设有凸起(107),所述储物腔(101)设置于外套筒(104)开口端内,且所述储物腔(101)设有供凸起(107)顶压破坏的密封件(103),所述外套筒(104)开口端螺纹连接有盖子(106),当所述盖子(106)不断旋入外套筒(104)开口端时,盖子(106)内底面可直接或间接顶压密封套(114)及储物腔(101)移动,使得凸起可将密封件破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114)上设有初始时与温度传导内胆(100)或储物腔(101)连通的泄压阀(113)。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控制结构(102)包括外套筒(104)和密封套(114),所述外套筒(104)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封堵住,所述密封套(114)可活动地连接于外套筒(104)开口端,所述外套筒(104)封堵端底部内腔设有密封件(103)并形成有储物腔(101),所述密封套(114)朝向密封件(103)一端设有凸起(107),所述外套筒(104)开口端螺纹连接有盖子(106),当所述盖子(106)不断旋入外套筒(104)开口端时,盖子(106)内底面可直接或间接顶压密封套(114)及储物腔(101)移动,使得凸起可将密封件破坏。 15.根据权利要求1-4.6.8.9.11-1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腔(101)具有复数个,当作用导通控制结构(102)时,可使得温度传导内胆(100)与每个储物腔(101)逐个相互连通,进而使得预先分别填装在温度传导内胆(100)内腔与储物腔(101)内的物质混合接触而产生反应并逐步释放热量或逐步吸收热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腔(101)或温度传导内胆(100)上设有泄压阀(113)。 17.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筒(104)和内套筒(105),所述外套筒(104)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封堵住,所述内套筒(105)一端伸入外套筒(104)内且可相对外套筒(104)活动,所述内套筒(105)内腔形成温度传导内胆(100),所述外套筒(104)内腔底端与内套筒(105)底端外侧壁形成有储物腔(101),所述储物腔(101)与温度传导内胆(100)之间设置有可错开封堵住使得储物腔(101)与温度传导内胆(100)密封隔绝的导孔(112),当作用内套筒(105)相对外套筒(104)活动时,通过导孔(112)可使得储物腔(101)与温度传导内胆(100)连通,进而使得预先分别填装在温度传导内胆(100)内腔与储物腔(101)内的物质混合接触而产生反应并释放热量或吸收热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腔(101)具有复数个,每个储物腔(101)与温度传导内胆(100)之间相应设有导孔(112),当作用内套筒(105)时,可使得温度传导内胆(100)与每个储物腔(101)逐个相互连通,进而使得预先分别填装在温度传导内胆(100)内腔与储物腔(101)内的物质混合接触而产生反应并逐步释放热量或逐步吸收热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105)外端同动地连接有盖子(106),所述盖子(106)通过螺纹与外套筒(104)开口端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腔(101)或温度传导内胆(100)上设有泄压阀(113)。 21.一种容器,包括容器本体(200),所述容器本体(200)具有开口,所述容器本体(200)开口连接有封盖(20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200)上还连接有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可调节温度的装置,所述温度传导内胆(100)伸入于容器本体(200)内腔,所述外套筒(104)与容器本体(200)底部直接或间接相对固定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一种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200)底部设有支撑座(202),所述支撑座(202)内形成有容纳空间(203),所述支撑座(202)与容器本体(200)底部一体成型,或所述支撑座(202)通过螺纹或卡扣连接于容器本体(200)底部。 23.一种容器,包括容器本体(200),所述容器本体(200)具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200)上还连接有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的可调节温度的装置,所述外套筒(104)伸入于容器本体(200)内腔,所述外套筒(104)与容器本体(200)口部内侧直接或间接相对固定连接,且所述外套筒(104)与容器本体(200)口部内侧之间设有倒取通道(204)。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