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船厢工作门气动驱漂装置 |
摘要: |
一种船厢工作门气动驱漂装置,它包括转动浮筒,沿转动浮筒上端的径向且在转动浮筒上设有驱漂喷气口,驱漂喷气口与转动浮筒内部连通,沿转动浮筒的轴向且贯穿转动浮筒设有气孔管,在气孔管上设有若干气孔。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设置、使用灵活,能很好的解决船厢闸门关闭时漂浮物容易夹在水封部位,则导致船厢门漏水的技术问题。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湖北;42 |
申请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机械船舶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温焕翃;孙皓;黄定春;左琛;张建中;陈爱国;杨勇;赵浩;李宏杰;丁铭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9-06-28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9-17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910576864.0 |
公开号: |
CN110241795A |
代理机构: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余山 |
分类号: |
E02B15/10(2006.01);E;E02;E02B;E02B15 |
申请人地址: |
443007 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大道18号 |
主权项: |
1.一种船厢工作门气动驱漂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转动浮筒(6),沿转动浮筒(6)上端的径向且在转动浮筒(6)上设有驱漂喷气口(9),驱漂喷气口(9)与转动浮筒(6)内部连通,沿转动浮筒(6)的轴向且贯穿转动浮筒(6)设有气孔管(13),在气孔管(13)上设有若干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厢工作门气动驱漂装置,其特征在于:环绕转动浮筒(6)的筒壁且在转动浮筒(6)上设有若干驱动喷气口(14),在转动浮筒(6)与气孔管(13)之间设有轴承(8),可使转动浮筒(6)在轴承(8)的作用下绕气孔管(13)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厢工作门气动驱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8)的内环与气孔管(13)固定连接,轴承(8)的外环与转动浮筒(6)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厢工作门气动驱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浮筒(6)在下端通过连接件与辅助浮筒(7)的上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船厢工作门气动驱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管(13)从转动浮筒(6)的上端伸出并通过软管(4)与空气压缩机(1)连接,可由空气压缩机(1)向气孔管(13)中充气,在软管(4)上设有阀门(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厢工作门气动驱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向支撑架(5),第一导向支撑架(5)上设有第一导向槽(2),气孔管(13)与软管(4)之间通过第一凸出键(12)连接,第一凸出键(12)与第一导向槽(2)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厢工作门气动驱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向支撑架(11),在第二导向支撑架(11)上设有第二导向槽,转动浮筒(6)在下端通过第二凸出键与辅助浮筒(7)连接,第二凸出键与第二导向槽配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船厢工作门气动驱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转动浮筒(6)的下端设有限位机构(10)。 9.一种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去除船厢水域厢门附近漂浮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船厢闸门关闭前,启动船厢工作门气动驱漂装置,空气压缩机(1)提供高压气体,高压气体从转动浮筒(6)内的气孔管(13)进入转动浮筒(6); 2)高压气体在转动浮筒(6)内聚集到一定程度后,分别沿驱动喷气口(14)和驱漂喷气口(9)喷出,使转动浮筒(6)转动,并对附近漂浮物驱离; 3)在船厢闸门完全关闭后,停止船厢工作门气动驱漂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支撑架(5)设置在承船厢的主梁和/或纵梁上。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