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总成结构
专利名称: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总成结构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总成结构,其包括上箱体总成、电池模块、模块支撑板、支撑板固定支架、电池热管理系统、下箱体总成、高压铜排、接口端板总成和箱体密封垫。本实用新型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总成结构布置在整车车身地板下方,总成后排双层电池模块的布置,在整车Z方向上充分利用了传统车后排座椅下方的空间,不影响舱内成员的坐姿舒适度,同时满足了整车离地间隙的要求。下箱体总成承载了电池总成整体的重量,通过高强度的焊接支撑结构与整车纵梁直接连接,保证了电池稳固性。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吉林;22
申请人: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乔延涛;刘安龙;周琪;徐鹏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8-12-06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9-24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822042626.5
公开号: CN209426583U
代理机构: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郑青松
分类号: B60L50/64(2019.01);B;B60;B60L;B60L50
申请人地址: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西新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大街2259号
主权项: 1.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箱体总成、电池模块、模块支撑板、支撑板固定支架、电池热管理系统、下箱体总成、高压铜排、接口端板总成和箱体密封垫; 所述下箱体总成与整车下部车身地板纵梁连接固定; 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冷却板总成、第二冷却板总、第三冷却板总成以及第四冷却板总成组成,所述第一冷却板总成、第二冷却板总成以及第三冷却板总成贴合固定在下箱体总成上面,所述第四冷却板总成贴合固定在模块支撑板上,所述模块支撑板通过支撑板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下箱体总成上; 所述电池模块包括沿整车X方向设置为三排电池单体,前端两排电池单体单层布置,均固定在下箱体总成上,第三排电池单体为双层布置,其中第三排的下层电池单体固定在下箱体总成上,第三排的上层电池单体固定在模块支撑板上;各个电池单体间通过高压铜排串联在一起; 所述上箱体总成与下箱体总成之间布置箱体密封垫,上箱体总成固定在下箱体上,同时将密封垫压紧; 所述接口端板总成的下端固定于所述下箱体总成上,所述接口端板总成的上端固定于所述上箱体总成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总成通过10个螺接固定点与整车下部车身地板纵梁连接固定,前部2个固定点布置在左侧纵向托架梁和右侧纵向托架梁上,两侧8个固定点布置在第一横向托架梁、第二横向托架梁、第三横向托架梁以及第四横向托架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冷却板总成均包括冷却板、导热垫以及隔热垫,其中导热垫和隔热垫分别粘接在冷却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所述冷却板上设置有进水管和排水管;冷却板总成之间通过冷却板连接管连接,冷却板连接管通过水管卡箍固定在冷却板的进水管和排水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池接口端板总成是由接口端板、进水管接头、出水管接头以及悬置组成,通过悬置固定在下箱体总成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压线束、电池控制器、高压配电盒和电气件支撑板;在前两排电池单体上方布置电气件支撑板,高压配电盒以及电池控制器固定在电气件支撑板上,高压配电盒后端通过高压铜排与电池模块的高压总正和总负端连接,前端通过高压铜排与电池总成高压输出连接器连接;通过低压线束连接电池模块和电池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控制器采用分布式结构,控制子板分别集成到每个电池单体中,控制主板布置在电池单体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配电盒沿垂直于整车X方向的Y方向布置在电池单体上方,并且位于所述下箱体总成的纵向中间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排电池单体沿整车X方向间隔55~90mm的距离,每排电池单体沿垂直于X方向的Y方向之间间隔4~5mm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总成包括上箱体以及密封透气阀,所述上箱体上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内设置有密封透气阀。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