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用于地下工程下穿既有桥梁变形控制的可回收式装置
专利名称: 一种用于地下工程下穿既有桥梁变形控制的可回收式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地下工程下穿既有桥梁变形控制的可回收式装置,属于桥梁与隧道工程交叉技术领域。包括:分别位于相邻承台上的连接机构A和连接机构B,所述连接机构A和连接机构B结构相同,均包括钢抱箍、橡胶垫、螺栓,所述钢抱箍用于箍紧承台四周,在钢抱箍与承台四周侧面之间设有橡胶垫;所述钢抱箍由两个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的凹形板组成,所述凹形板一端设有外延a,另一端设有外延b;两个凹形板的外延a通过螺栓进行紧固;两个凹形板的外延b之间形成一个插槽结构;其能有效减小地下工程下穿既有桥梁施工时引起的桥梁承台水平位移,从而进一步保障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桥梁的安全性。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辽宁;21
申请人: 大连理工大学
发明人: 王峥峥;覃晖;周世轩;王建新;张玉堂;贾佳欣;彭琦;万慎刚;吕理军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5-2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9-20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426471.1
公开号: CN110258363A
代理机构: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盖小静
分类号: E01D22/00(2006.01);E;E01;E01D;E01D22
申请人地址: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地下工程下穿既有桥梁变形控制的可回收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位于相邻承台上的连接机构A和连接机构B,所述连接机构A和连接机构B结构相同,均包括钢抱箍、橡胶垫、螺栓,所述钢抱箍用于箍紧承台四周,在钢抱箍与承台四周侧面之间设有橡胶垫;所述钢抱箍由两个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的凹形板组成,所述凹形板一端设有外延a,另一端设有外延b;两个凹形板的外延a通过螺栓进行紧固;两个凹形板的外延b之间形成一个插槽结构;钢横梁的一端与连接机构A中的插槽结构相连,钢横梁的另一端与连接机构B中的插槽结构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地下工程下穿既有桥梁变形控制的可回收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横梁的一端通过多个螺栓与连接机构A中的插槽结构固定;所述所述钢横梁的另一端通过多个螺栓与连接机构B中的插槽结构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地下工程下穿既有桥梁变形控制的可回收式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承台之间采用可回收的钢横梁作为水平拉压杆进行预加固;所述增设水平拉压系杆的方法为: [1]不考虑桩身轴力,建立桩基微分控制方程 对于圆形桩等效宽度bp为: 对于方形桩桩等效宽度bp为: [2]将隧道自由位移场δ利用Loganathan解析解,带入微分控制方程: [3]将微分方程[1]改写为差分方程 [4]建立边界条件,对桩顶:y-1-y2=0;y1=0;对桩底:yn-yn+2=0;yn+1=0; [5]将[2]式带入[3]式,并与[4]式边界条件联立方程组,进行迭代直至两次迭代结果差值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6]确定桩基位移后,计算单桩桩顶拉压杆设计内力: [7]计算群桩拉压杆设计内力: 其中,Ep、Ip分别为桩基弹性模量与惯性矩;z为深度;bp为桩基的计算宽度;d为圆形桩基直径,b为矩形桩基受水平力方向宽度;k为地基土水平基床系数;δ为无桩基时自由场地的土体位移;y为桩身变位;ε0为平均地层损失比;R为隧道半径;h为隧道轴线埋深;x为距隧道中心线的水平距离;z为地表以下深度;λ为节点弹簧等效土体厚度;N0为单桩拉压杆设计轴力;Nd为群桩拉压杆设计轴力;γd为拉压杆设计安全系数;Q0为桩顶水平剪力;n为一个承台下桩基的数量。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