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外附式高层建筑用货物起重系统
专利名称: 一种外附式高层建筑用货物起重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附式高层建筑用货物起重系统,包括设于建筑顶部的卷扬机起升系统、设于建筑外墙的起升轨道系统、用于装载货物的吊运框架系统、设于起吊楼层和目标楼层的移动平台系统,所述吊运小车系统包括吊运框架、设于吊运框架一侧的与起升轨道系统配的导向轮组,吊运框架与卷扬机起升系统连接,所述卷扬机起升系统用于拉动吊运框架系统沿着起升轨道系统上下移动,所述移动平台系统用于将吊运框架移动至建筑外墙外与起升轨道系统连接,以及将吊运框架由建筑外墙外移回至起吊楼层或目标楼层。本发明安装方便,既可与高层建筑同时施工,也可作为已建成高层建筑层间运输超重、超限物件的补救措施,具有简单、安全、经济、高效的特点。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湖北;42
申请人: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星;段健美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6-26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9-17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560612.9
公开号: CN110240048A
代理机构: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孔敏
分类号: B66B9/16(2006.01);B;B66;B66B;B66B9
申请人地址: 430061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277号
主权项: 1.一种外附式高层建筑用货物起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建筑顶部的卷扬机起升系统(1)、设于建筑外墙的起升轨道系统(2)、用于装载货物的吊运框架系统(3)、设于起吊楼层和目标楼层的移动平台系统(4),所述吊运小车系统(3)包括吊运框架(31)、设于吊运框架(31)一侧的导向轮组(32),吊运框架(31)与卷扬机起升系统(1)连接,导向轮组(32)在起吊过程中与安装在建筑外墙的起升轨道系统(2)配合进行导向和防止货物在起吊过程中晃动,所述卷扬机起升系统(1)用于拉动吊运框架系统(3)沿着起升轨道系统(2)上下移动,所述移动平台系统(4)用于将吊运框架(31)沿着起吊楼层或目标楼层移动至建筑外墙外与起升轨道系统(2)连接,以及将吊运框架(31)由建筑外墙外移回至起吊楼层或目标楼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附式高层建筑用货物起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机起升系统(1)包括卷扬机(11)、钢丝绳(12)、滑轮架(13)、导向滑轮(14)、定滑轮(15)、动滑轮(16)、吊钩组(17)、钢丝绳固定端(18),所述卷扬机(11)固定在建筑顶部的楼板上,滑轮架(13)固定在楼层承重结构上,定滑轮(15)、动滑轮(16)固定在滑轮架(13)的两端,钢丝绳固定端(18)设于滑轮架(13)底面,且靠近定滑轮(15),吊钩组(17)连接在动滑轮(16)下方,钢丝绳(12)从卷扬机(11)伸出,通过导向滑轮(14)、定滑轮(15)、动滑轮(16)后到钢丝绳固定端(18)固定,定滑轮(15)、动滑轮(16)以及吊钩组(17)组成吊装系统以对吊运小车系统(3)进行起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附式高层建筑用货物起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升轨道系统(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槽型轨道(21)、棘齿条(22)和钢管轨道(23),槽型轨道(21)为半封闭C型结构,竖直固定在建筑外墙上,棘齿条(22)焊接在槽型轨道(21)的内侧面,钢管轨道(23)固定在建筑外墙上,位于两个槽型轨道(21)中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附式高层建筑用货物起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运小车系统(3)还包括SAS型防坠器(33)和棘齿条型防坠落装置(34),导向轮组(32)在起吊过程中与安装在建筑外墙的半封闭性C形槽钢轨道(21)配合;SAS型防坠器(33)安装在导向轮组(32)一侧的框架中间,与安装在建筑外墙的钢管轨道(23)配合,防止钢丝绳断裂极端情况下货物掉落;棘齿条型防坠落装置(34)安装在吊运框架(31)的靠近建筑外墙一侧,与棘齿条(22)配合,防止钢丝绳断裂极端情况下货物掉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附式高层建筑用货物起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系统(4)包括固定框架(41)和可在固定框架(41)上滑移的移动框架(42),所述移动框架(42)用于承接所述吊运小车系统(3)中的吊运框架(3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附式高层建筑用货物起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41)包括支腿(411)、轨道梁(412)、纵向支撑梁(413)、横向连接梁(414)、纵向连接梁(415),支腿(411)下部固定在目标楼层和起吊楼层的楼板上,轨道梁(412)设置在固定框架(41)的两侧,为半封闭的C型槽结构,固定于支腿(411)上部,用于移动框架(42)的支撑、滑移和导向作用;纵向支撑梁(413)设置在固定框架(41)的中间位置;横向连接梁(414)和纵向连接梁(413)与支腿(411)连接形成框架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附式高层建筑用货物起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41)还包括设于轨道梁(412)端部的止挡(416),用于限制移动框架(42)的极限位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附式高层建筑用货物起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框架(42)包括移动平台框架(421)、轮组(422)和护栏(423),移动平台框架(421)包括纵梁(421)、横向连接梁(425),纵梁(424)上表面间隔焊接钢圆球(424-1),钢圆球(424-1)与轨道梁(412)上部凹槽接触,用于移动平台框架(421)在固定框架(41)的轨道梁(412)内进行导向和滑移;轮组(422)置于轨道梁(412)下部凹槽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附式高层建筑用货物起重系统,其特征在于:轮组(422)包括端板(422-1)、轮轴(422-2)和车轮(422-3),轮组(422)通过端板(422-1)焊接在纵梁(424)下表面,轮轴(422-2)穿过车轮(422-3)和位于车轮(422-3)两侧的端板(422-1),车轮(422-3)为相应承载能力的滚动轴承。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附式高层建筑用货物起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框架(42)还包括设置于移动平台框架(421)端部的护栏(423),用于工人工作时的安全防护。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