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由于柴油机具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动力性、耐久性等优点使得柴油汽车在近几年来得以迅速发展,由此引起的柴油车排放问题,尤其是氮氧化合物(NOx)和固态颗粒物(PM)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机动车作为主要的移动污染物,对城市空气污染的贡献率不可估量,为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质量的污染程度,全球共形成美国、欧洲、日本三大机动车排放法规体系,对我国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车辆排放法规标准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柴油品质对柴油车辆的排放有重要影响,并且与柴油汽车的排放控制技术关系密切。论文深入研究了柴油的硫含量、十六烷值和十六烷指数、芳香烃、密度和粘度、馏程等主要参数对车辆排放特性的影响,为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国IV排放标准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柴油机具有较高的热效率,柴油机技术在未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不断降低PM和NOx的排放水平,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柴油机机内净化技术才能满足不断升级的排放法规及不断降低的排放限值的要求。先进的柴油机技术包括电控高压燃油喷射技术、废气涡轮增压及中冷技术、高效燃烧技术、燃烧室结构优化及废气再循环技术;同时为满足国IV排放标准,重型柴油车辆必须加装尾气后处理装置(SCR技术及EGR/DPF技术)来降低PM和NOx的排放因子。
文章重点就技术连续性与可行性、应用成本等方面介绍了SCR及EGR/DPF两种不同尾气后处理控制技术的对比分析,面对国际重型柴油车辆越来越多的采用SCR技术,重点研究了带SCR国IV柴油机的台架试验及道路测试试验的排放特性,并对SCR还原剂的用量统计进行分析,结合国际重型柴油车辆排放法规的执行经验,对我国国IV车用尿素还原剂的供应及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