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极不平衡转体桥多支点自动转体装置
专利名称: 一种极不平衡转体桥多支点自动转体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不平衡转体桥多支点自动转体装置,根据拟建造桥梁的现场情况,在距转体墩球铰一定距离的空地设置以球铰为中心的圆弧形轨道梁架和转体附加支点;由球铰和附加支点共同支承不平衡转体,并在附加支点处设置转体驱动装置,形成多支点转体系统。本实用新型大幅降低转体不平衡弯矩和提高转体稳定性;附加支点采用具有采用自诊断、自适应和自调节的智能支座,支座反力自动反馈,可减少称重工序,节约时间和成本;转体驱动系统采用伺服液压油缸实现连续自动顶推,实现转体全过程的智能控制和精准定位,做到极不平衡转体桥的一键式智能转体施工。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湖北;42
申请人: 华中科技大学
发明人: 熊世树;刘震卿;尤咏梅;马行川;肖鹏;鞠鹏飞;段文滔;江厚山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1-14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0-1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20058510.2
公开号: CN209482156U
代理机构: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杨采良
分类号: E01D21/00(2006.01);E;E01;E01D;E01D21
申请人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珞瑜路1037号
主权项: 1.一种极不平衡转体桥多支点自动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不平衡转体桥多支点自动转体装置包括转体结构、转动球铰、辅助支撑、滑道梁、横梁加强结构、驱动系统、监控系统、控制终端; 转体结构,用于跨越铁路、高速公路及沟壑,在狭窄作业空间内采用转体施工方法形成极不平衡转体桥梁; 转动球铰,用于承受转体结构的重量,位于转体施工时转动中心和弧形梁的圆心; 辅助支撑,用于承受极不平衡转体不平衡弯矩的产生反力,转动时跟随转体转动; 弧形轨道梁,用于承受辅助支撑传来的荷载,并提供辅助支撑行走轨道面; 驱动系统,设置在弧形轨道梁上,用于辅助支撑在轨道梁上自动弧形行走,为转体转动提供动力; 横梁加强结构,双幅桥同墩转体时在转体球铰处设置连接左右两幅转体梁的联系横梁,桥梁较宽且横梁承载力差不大时同时设置临时索搭横梁加强结构,横梁承载力差不大时设置顶部横梁加强,降低横梁的力和横向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不平衡转体桥多支点自动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不平衡转体桥多支点自动转体装置进一步包括:平行跨越铁路公路方向上安装有支架系统,在支架系统上进行预制梁体的拼装和调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不平衡转体桥多支点自动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不平衡转体桥多支点自动转体装置进一步包括:在转体墩和跨越障碍之间的空档位置安装有以转体墩转体球铰为圆心的弧线轨道梁及支架,用于形成辅助支撑的支承系统,并在转体短臂端堆放平衡配重调整辅助支撑的反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不平衡转体桥多支点自动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系统位于转体梁的梁底,所述辅助支撑包括调高柱、智能支座和滚轮小车; 调高柱安装在转体梁底,用斜块调节变截面梁高度,斜块下面通过短柱调节附加支点与转体球铰的高差,转体梁与斜块、短柱固定连接; 智能支座安装调高柱下面,用于承受调节柱转来的荷载,智能支座设置有反力及高度自诊断、高度自调节的监控系统,采用液压千斤顶及其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支座反力及高度的自适应; 滚轮小车位于智能支座下面、弧形轨道梁之上,滚轮小车的滚轮为锥形,锥形与附加支点圆弧半径相适应,用于辅助支撑在弧形轨道上走圆弧形曲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不平衡转体桥多支点自动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转体转动的驱动系统设置在弧形轨道梁处,在弧形轨道梁上安装有液压伺服顶推油缸和可自动折叠、伸缩锁紧的底座,通过设置的监测系统和控制系统实现自动连续转体和精准对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不平衡转体桥多支点自动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轨道梁上设置有三角形凸出块用于承担顶推油缸底座反力,顶推油缸底座处安装有自动折叠和伸缩锁紧的装置,顶推油缸前端通过万向轴承与滚轮小车连接;顶推油缸外伸时顶推梁体转动,顶推油缸回缩时暂停转动,当顶推油缸回缩使底座再次卡入三角形凸出块时重复顶推动作,完成转体转动。
所属类别: 实用新型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