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车架纵梁结构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架纵梁结构,主要包括纵梁本体,该纵梁本体具有由后减震器相串接的纵梁前段和纵梁后段,并于纵梁前段上连接有前减震器塔,且前减震器塔与后减震器塔之间的纵梁前段至少有部分长度为平直状的梁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架纵梁结构,通过将纵梁本体由相串接的纵梁前段和纵梁后段构成,一方面可根据不同车型调整纵梁前段和纵梁后段的长度,而使本车架纵梁结构可适用于不同车型,从而可有利于车型的平台化开发;另一方面也可便于运输并降低发生变形的风险;此外,通过将至少部分长度的纵梁前段构造为平直状,可有效降低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纵梁本体所受到的弯扭力矩,从而可使得本车架纵梁结构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河北;13 |
申请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穆峰;孙喜冬;甄林涛;孙志伟;李子新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2-30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0-1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2271626.2 |
公开号: |
CN209479761U |
代理机构: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雷莹 |
分类号: |
B62D21/00(2006.01);B;B62;B62D;B62D21 |
申请人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朝阳南大街2266号 |
主权项: |
1.一种车架纵梁结构,包括纵梁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本体(1)具有纵梁前段(101)与纵梁后段(102),且所述纵梁前段(101)和所述纵梁后段(102)由后减震器塔串接于一起,并于所述纵梁前段(101)上连接设有前减震器塔,且所述前减震器塔与所述后减震器塔(4)之间的所述纵梁前段(101)至少有部分长度为平直状的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本体(1)的截面呈口字形,并由相扣合且点焊连接的上板体(1011)与下板体(1012)构成,所述上板体(1011)和所述下板体(1012)的厚度在1.6-3.0mm之间,且于所述纵梁本体(1)内部设有连接于所述上板体(1011)和所述下板体(1012)之间的加强板体(10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体(1011)与所述下板体(1012)的厚度在1.6-2.5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架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体(1011)与所述下板体(1012)的厚度为1.6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体(1011)与所述下板体(1012)通过形成于两者上的外伸布置的翻边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减震器塔与所述后减震器塔(4)之间的所述纵梁本体(1)内的所述加强板体(1013)的截面为横置的“几”字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架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纵梁本体(1)至少一端位置的所述加强板体(1013)为沿所述纵梁本体(1)口字形截面的对角线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纵梁前段(101)上设有以承装悬置的悬置安装座(3)。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架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减震器塔(4)包括与所述纵梁前段(101)及所述纵梁后段(102)连接的后减震器支座(401),连接于所述后减震器支座(401)顶部的后减震器安装座(404),以及连接于所述后减震器支座(401)的一侧与所述纵梁前段(101)间的塔顶支撑架(405);所述后减震器安装座(404)上设有减震器过孔(4041),并于所述减震器过孔(4041)的一侧布置有减震器安装孔,且所述后减震器支座(401)的底部与所述纵梁前段(101)间围构形成有半轴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架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后减震器支座(401)内设有后减震器支座加强板(403)及后控制臂安装支架(402),于所述塔顶支撑架(405)内设有后上摆臂安装支架(407)和后下摆臂安装支架(408)。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