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高效的板材贴膜机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效的板材贴膜机,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输送机构、贴膜机构,输送机构包括多个输送辊,贴膜机构包括呈上下设置的上压辊、下压辊,上压辊前后两端的压紧气缸可驱动上压辊上下移动,在上压辊的左侧设有换膜组件,换膜组件上的放膜盘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上,通过拧动螺母来固定放膜盘,同时放膜盘的前壁面连接若干个放膜杆,放膜杆套装有膜卷,当需要更换膜卷时,拧松螺母,转动放膜盘来调节每个放膜杆的位置,然后再拧紧螺母,从而实现膜卷的快速更换,不需要对膜卷的重复拆装,减少操作步骤,提高板材的贴膜效率,并且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调节膜卷的位置,有效防止保护膜的偏离。本实用新型用于板材的贴膜。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佛山市泽信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李立武;魏琼;许立恒;李旭东;周祥芬;张新林;黄桂妹;李华;朱海权;朱发荣;邹玉杰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1-16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0-1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900728.X |
公开号: |
CN209480088U |
代理机构: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继超 |
分类号: |
B65B33/02(2006.01);B;B65;B65B;B65B33 |
申请人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绀现工业区佛陈南路20号之六 |
主权项: |
1.一种高效的板材贴膜机,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上的输送机构(2)、贴膜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机构(2)包括多个输送辊(21),所述的输送辊(21)呈前后延伸设置,所述的输送辊(2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机架(1)轴接,多个输送辊(21)呈左右间隔排列设置,所述的贴膜机构(3)包括呈上下设置的上压辊(31)、下压辊(32),所述的上压辊(31)、下压辊(32)均呈前后延伸设置,在上压辊(31)、下压辊(32)之间设有进料间隙(33),所述的上压辊(31)、下压辊(32)设置在输送机构(2)中部相邻的两个输送辊(21)之间,所述的下压辊(32)的最上端与输送辊(21)的最上端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上压辊(31)的前端和后端均连接有呈竖向设置的压紧气缸(34),所述的压紧气缸(34)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的压紧气缸(34)可驱动上压辊(31)上下移动,所述的下压辊(32)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机架(1)轴接,所述的下压辊(32)连接有安装在机架(1)上的转动电机(35),所述的转动电机(35)驱动下压辊(32)转动,在上压辊(31)的左侧设有换膜组件(4),所述的换膜组件(4)包括呈圆盘状的放膜盘(41),所述的放膜盘(41)的轴线呈前后延伸设置,所述的放膜盘(41)的中心设有转动孔(42),所述的转动孔(42)套装有呈前后延伸设置的螺栓(43),所述的螺栓(43)包括呈前后设置的头部(44)、杆部(45),所述的头部(44)与杆部(45)的前端连接,所述的机架(1)设有通孔(11),所述的通孔(11)设置在上压辊(31)左侧的上方,所述的杆部(45)的后端从前往后依次穿过转动孔(42)、通孔(11),所述的杆部(45)的后端连接有螺母(46),所述的放膜盘(41)的前壁面安装有若干个放膜杆(47),所述的放膜杆(47)呈前后延伸设置,所述的放膜杆(47)的后端与放膜盘(41)的前壁面固定连接,若干个放膜杆(47)绕放膜盘(41)的中心呈圆周间隔排列设置,所述的放膜杆(47)套装有膜卷(4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板材贴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膜杆(47)的前部和后部均套装有夹膜套(471),所述的膜卷(48)设置在两个夹膜套(47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板材贴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部(45)套装有缓冲套(49),所述的缓冲套(49)设置在放膜盘(41)的后壁面与机架(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板材贴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压辊(31)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36),所述的第一转动轴(36)与上压辊(31)同轴设置,所述的第一转动轴(36)连接有固定座(37),所述的上压辊(3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第一转动轴(36)与对应的固定座(37)转动连接,所述的压紧气缸(34)的上端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的压紧气缸(34)的下端与固定座(37)传动连接,所述的压紧气缸(34)可驱动固定座(37)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板材贴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压辊(32)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38),所述的第二转轴(38)与下压辊(32)同轴设置,所述的下压辊(32)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第二转轴(38)与机架(1)转动连接,下压辊(32)后端的第二转轴(38)连接有传动带(39),所述的转动电机(35)通过传动带(39)与下压辊(32)后端的第二转轴(38)连接。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