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生产线运输小车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产线运输小车,包括:连接运输起始点与终止点的运输轨道;与运输轨道移动连接的移动机构;设置于移动机构上用于承载物件的储物箱;设于储物箱侧面的控制箱;置于控制箱内用于控制移动机构速度大小与方向的控制电路板;连接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与移动机构之间的驱动机构;与控制电路板输入端连接用于避免所述生产线运输小车发生碰撞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将移动机构、储物箱、控制箱、控制电路板、驱动机构以及传感器布置在一起,并放置于运输轨道上的应用于生产线上的运输小车,避免了现阶段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所导致的搬运杂乱、搬运不及时等带来的不必要的生产损失。 |
专利类型: |
实用新型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广东;44 |
申请人: |
东莞市华庄电子有限公司 |
发明人: |
周品高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8-11-26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10-15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821955460.X |
公开号: |
CN209492529U |
代理机构: |
深圳市道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琳 |
分类号: |
B61C3/00(2006.01);B;B61;B61C;B61C3 |
申请人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横沥工业区 |
主权项: |
1.一种生产线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运输起始点与终止点的运输轨道; 与运输轨道移动连接的移动机构; 设置于移动机构上用于承载物件的储物箱; 设于储物箱侧面的控制箱; 置于控制箱内用于控制移动机构速度大小与方向的控制电路板; 连接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与移动机构之间的驱动机构; 与控制电路板输入端连接用于避免所述生产线运输小车发生碰撞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线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运输小车包括分别设置在储物箱底部的固定杆以及分别设置在固定杆前端与后端的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线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轨道包括平行布置的两条导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线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输出端连接用于驱动移动机构的电机、置于控制箱内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与电机供电的蓄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线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与两条导轨配合的多个用于滚动的轮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线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前轮组、第二前轮组、第一后轮组、第二后轮组、连接设置于第一前轮组与第二前轮组之间的第一连接杆以及连接设置于第一后轮组与第二后轮组之间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杆上的同步轮,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连接设置在电机输出端与同步轮之间传递转动的同步带,所述电机布置在储物箱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一项所述的生产线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电路包括:与电机连接的驱动电路以及与驱动电路连接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电路正向供电的第一控制端、控制电路反向供电的第二控制端、实现第一控制端与第二控制端的电流连通或断开的总控模块、设置在总控模块与第一控制端之间的第一控制模块,设置在总控模块与第二控制端之间的第二控制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产线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将小车到达正转轨道终点时传感器接收的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的第一整流组件、接收电流信号用于控制第一控制端的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将小车到达反转轨道终点时传感器接收的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的第二整流组件、接收电流信号用于控制第二控制端的第二继电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产线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流组件包括接收传感器信号的二极管D1、与二极管D1连接的电阻R5以及基极与电阻R5连接的三极管Q7,所述三极管Q7集电极与第一继电器连接、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整流组件包括接收传感器信号的二极管D2、与二极管D2连接的电阻R6以及基极与电阻R6连接的三极管Q8,所述三极管Q8集电极与第二继电器连接、发射极接地,所述总控模块包括三档开关、连接三挡开关与第一控制模块的第三继电器以及连接三档开关与第二控制模块的第四继电器。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一项所述的生产线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电路包括:与电机连接的驱动电路、与驱动电路连接的控制电路和电源正极VCC,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三极管Q5、三极管Q6、电阻R3、电阻R4,所述三极管Q1基极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阻R3两极连接三极管Q1集电极与三极管Q3基极,所述电源正极VCC与三极管Q3发射极、三极管Q5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电机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基极连接与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阻R4两极连接三极管Q2集电极与三极管Q5基极,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与三极管Q4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集电极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4发射极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一同接地。 |
所属类别: |
实用新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