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多种供电模式的新能源预埋充电桩
专利名称: 一种基于多种供电模式的新能源预埋充电桩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种供电模式的新能源预埋充电桩,包括第一安装腔、充电桩主体、充电端头、第二安装腔、太阳能电池板、第三安装腔、压力传感器、付款二维码、蓄电池、变压器,所述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和第三安装腔皆设置与地面上,所述第二安装腔两侧的地面上皆开设有第三安装腔。该基于多种供电模式的新能源预埋充电桩通过在停车场内增设充电桩,使电动汽车的用户可在停车场内对汽车进行充电,同时充电桩可升降,可隐藏在地下,不占用地面面积,限定用户的停车位置,从而保证了停车场内的停车规范,在给电动汽车用户提供便利性的同时,也便于停车场的管理和清洁,实现了双赢,因此,便于在各大露天停车场内推广。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湖北;42
申请人: 湖北民族大学
发明人: 谭爱国;解国伦;姚刚华;黄高峰;钟建伟;廖红华;孙先波;方海兵;杨向东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6-05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0-15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488503.0
公开号: CN110329096A
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汤东凤
分类号: B60L53/31(2019.01);B;B60;B60L;B60L53
申请人地址: 445000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学院路39号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多种供电模式的新能源预埋充电桩,包括第一安装腔(1)、充电桩主体(3)、充电端头(4)、第二安装腔(5)、太阳能电池板(7)、第三安装腔(8)、压力传感器(10)、付款二维码(11)、蓄电池(12)、变压器(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腔(1)、第二安装腔(5)和第三安装腔(8)皆设置与地面上,所述第二安装腔(5)两侧的地面上皆开设有第三安装腔(8),所述第一安装腔(1)内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液压推杆(2),且液压推杆(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充电桩主体(3),所述充电桩主体(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14),所述充电桩主体(3)正面的中间处固定安装有充电端头(4),所述充电桩主体(3)内部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变压器(13),所述变压器(13)顶端的充电桩主体(3)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2),所述第二安装腔(5)内部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7),所述第三安装腔(8)内部的底端皆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0),且压力传感器(10)顶端的第三安装腔(8)内部皆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轮胎压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种供电模式的新能源预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头(4)顶端的充电桩主体(3)正面通过胶合固定安装有付款二维码(11),所述付款二维码(11)中存储有该充电桩编号的付款链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种供电模式的新能源预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7)顶端的第二安装腔(5)中通过固定螺栓安装有钢化玻璃板(6),且钢化玻璃板(6)外侧的第二安装腔(5)中皆通过镶嵌安装有密封海绵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种供电模式的新能源预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压板(9)的顶端皆通过胶合安装有荧光条(17),且每组荧光条(17)的数量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种供电模式的新能源预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10)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充电桩主体(3)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7)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2)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蓄电池(1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变压器(13)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13)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充电端头(4)的输入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种供电模式的新能源预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4)顶端的中间处开设有启动腔(15),且启动腔(15)内侧的底端安装有升降按钮(16),所述升降按钮(16)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液压推杆(2)的输入端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种供电模式的新能源预埋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4)外侧的充电端头(4)中通过镶嵌固定安装有密封海绵垫,所述顶板(14)、钢化玻璃板(6)和轮胎压板(9)的顶端皆与地面平行。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