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一种隔水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一种隔水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水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属于土木工程领域,包括有钢筋隔水灌注法和无钢筋隔水灌注法,所述有钢筋隔水灌注法由隔水膜袋体、润滑液体、辅助下沉重块及上部钢筋保护体系组成,所述无钢筋隔水灌注法由隔水膜袋体、润滑液体及辅助下沉重块组成。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活好用,可节约成本,主要通过使用不透水的隔水膜制作成的隔水膜袋体,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阻止地下水或泥浆与混凝土的接触,同时在桩头部位使用上部钢筋保护体系来保护钢筋不再受到弯折破坏,可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破桩头时对桩基础的物理扰动、桩头部位混凝土材料的浪费、破桩头的工作时间的浪费、机械开挖过程中桩头部位钢筋受到的弯折破坏等问题。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江西;36
申请人: 黄宗海
发明人: 黄宗海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9-04-25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10-15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910336016.2
公开号: CN110331725A
分类号: E02D15/06(2006.01);E;E02;E02D;E02D15
申请人地址: 342500 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象湖镇桔林村岭脑102号
主权项: 1.一种隔水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隔水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分为有钢筋隔水灌注法和无钢筋隔水灌注法;所述有钢筋隔水灌注法由隔水膜袋体、润滑液体、辅助下沉重块及上部钢筋保护体系组成;所述无钢筋隔水灌注法由隔水膜袋体、润滑液体及辅助下沉重块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水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图纸的设计结构成槽或成孔后,往成槽或成孔的地下水中或水泥浆中灌注混凝土之前,将隔水膜袋体置于按照图纸设计结构成槽或成孔中的地下水中或水泥浆中,再往隔水膜袋体内灌注混凝土,利用隔水膜袋体的防水特性,达到隔离混凝土与地下水或泥浆的接触的作用,往隔水膜袋体内灌注混凝土的同时,利用隔水膜袋体的柔软性及张力,不影响灌注的混凝土达到图纸设计结构的三维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水膜袋体,其特征在于:使用聚氨酯透气膜(PU透气膜)等同时具有防水、一定张拉力、轻薄柔软等特性的材料制作而成,该隔水膜袋体为上部为开口且能够与设计结构的三维结构表面紧贴的具有一定厚度的袋状三维结构,且该隔水膜袋体完全展开后的面积大于或等于设计结构表面的面积,从而达到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发挥隔水膜袋体的防水功能,同时不影响灌注的混凝土达到设计结构的三维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下沉重块,其特征在于:该辅助下沉重块为大于或等于设计结构的抗压强度的材料制作而成,该辅助下沉重块与隔水膜袋体的底部有效连接好,通过辅助下沉重块的自重辅助隔水膜袋体克服隔水膜袋体在地下水中的或泥浆中的浮力,将隔水膜袋体的底部顺利下沉至成槽的底部或者成孔的底部,从而利于在灌注混凝土时,隔水膜袋体能够有效展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部钢筋保护体系,其特征在于:上部钢筋保护体系在混凝土初凝后及达到设计标高后,将石蜡或者树脂等常温下为固态而加热后为液态的材料加热后灌注至混凝土完成面直至没过桩头上部的钢筋,从而保护钢筋不受到多次弯折而损伤或者弯断,完成对上部钢筋的保护作用后,再通过加热灌注的石蜡或树脂等常温下为固态而加热后为液态的材料,使其熔融成液态便于回收再利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钢筋隔水灌注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图纸的设计结构成槽或成孔后,通过辅助下沉重块的自重将隔水膜袋体的底部下沉至成槽或成孔后的槽底或孔底; 2、往隔水膜袋体中注入适量润滑液体后,开始往隔水膜袋体中灌注混凝土,直至灌注至设计标高; 3、完成混凝土灌注后,插入钢筋至设计标高,待混凝土初凝后,开始加热石蜡或树脂等常温下为固态而加热后为液态的材料,并灌注在混凝土的完成面上直至没过桩头上部的钢筋,用以保护该上部的钢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钢筋隔水灌注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图纸的设计结构成槽或成孔后,通过辅助下沉重块的自重将隔水膜袋体的底部下沉至成槽或成孔后的槽底或孔底; 2、往隔水膜袋体中注入适量润滑液体后,开始往隔水膜袋体中灌注混凝土,直至灌注至设计标高。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